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用车

1. 移动式海上钻井平台

海上钻井平台按运移性可分为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移动式就包括了浮式钻井船等,钻井船是浮船式钻井平台,它通常是在机动船或驳船上布置钻井设备。平台是靠锚泊或动力定位系统定位。中海油这几种钻井平台都有,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2. 大型海上钻井平台

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国产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再过两个星期,就将交付使用。“蓝鲸1号”重量42000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取名“蓝鲸”,寓意它将成为代表人类海工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台。

3. 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

固定式钻井平台,直接固定于海底的钻井平台,是通过管架结构在海底将平台固定,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位置固定不变,不能再移动。

主要用于有工业油流的油田,一般工作水深在20m左右。某些钻采综合固定平台的工作水深超过90m,但平台建造费用较高。

固定式钻井平台的优点是稳定、海面气象条件对它的影响较小,而且完井后可作为采油平台,使用时间大大增加。

但是,它的灵活性差,不能及时运移,而且造价高,不能在较深的水域工作。

重力式平台适用的水深较浅,导管架式平台适用的水深稍深,张力式和绷绳塔式平台则可在较深的水域使用。

4. 海上钻井平台如何移动

中海油的作业区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上海东海海域,深圳南海海域以及海南莺歌海海域,除此之外,在国外印尼的爪哇海域,这些区域都有固定式的海上采油钻井一体化平台。而可移动的自升式钻井船以及半潜式钻井船主要集中在渤海湾以及南海。

5. 海上钻井平台是什么

超深海洋钻井平台的原理: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超深海洋钻井平台的种类:   

1、坐底式钻井平台又称沉浮式或沉底式钻井平台,其上部和固定式钻井平台类似,其下部则是由若干个浮筒或浮箱组成的桁架结构,充水后,使钻井平台下沉坐于海底并处于工作状态,排水后,使钻井平台上浮可进行拖航和移位。坐底式钻井平台多用于水浅、浪小、海底较平坦的海区。   

2、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有多个(一般为3~4个)桩腿插入海底,并可自行升降的移动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安放钻井设备、器材和生活区的平台,另一部分是可升降并可插入海底的桩腿。我国自行制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平台的四根桩腿是由圆形的钢管做成的,桩腿的高度有七十多米,升降装置是插销式液压控制机构。该型钻井平台造价较低、运移性好、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强,因而,我国海上钻井多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   

3、漂浮在海面上的钻井船。钻井船的排水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它既有普通船舶的船型和自航能力,又可漂浮在海面上进行石油钻井。由于钻井船经常处于漂浮状态,当遇到海上的风、浪、潮时,必然会发生倾斜、摇摆、平移和升降现象,因此钻井船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海上钻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抛锚法,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200m以内的水深,水再深时需用一种新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4、半潜式钻井平台其结构形式与坐底式钻井平台相似,上部为钻井的工作平台,下部为浮筒结构。它综合了坐底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和深水作业的矛盾。钻井作业时,平台呈半潜状态漂浮在海面上,浮筒在海水下的20~30m处,受大海风浪的影响小,所以平台的稳定性比钻井浮船要好,钻井作业结束,排出水形成浮箱后可进行拖航,是目前海上钻井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石油钻井平台。

6. 海上钻井平台深度

你好!

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井也只有万米左右。这个深度同地球平均半径 6371。004千米相比,实在是太微小了。

纪录: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圈层结构的形成

地球的圈层构造是其40多亿年演化的结果。

作为太阳系内行星之一的地球,大约在45亿年前就有现在这样的大小,而且成分很均匀,那时的地球还比较冷。但在距今约45~40亿年之间地球遭到陨石等小星体的强烈轰击,这些强大的动能就转变为热能。同时,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也产生大量的热能,而地球自身的压缩也导致温度升高,使原始地球很快变热,内部温度升高,使地下一定深度的物质发生熔融,使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等高密度低熔点物质向地球中心部位沉降聚集而成地核,其释放出的重力能又转变成热能,进一步导致地球内部的对流和分异作用,低密度物质向上浮动,经冷却形成原始地壳,并逐渐形成了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年龄约为38亿年

生命研究爆炸性发现—— 地下两千米石头里发现生命

有谁能想到,在地下数千米深的地方,仍然有生命的存在?在我国实施的“入地”工程——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地下2000米深处的极端条件下,仍然“生活”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靠“吃”铁、甲烷等维持生存。

近年来,中美科学家对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获取的2000米岩芯合作开展了地下微生物研究,通过对岩芯的低温冷储及DNA分析,首次在1080米深度的岩石中发现了太古菌及细菌,然后又对6个不同的深度、4种不同岩石性质的固体岩芯样品及流体样品进行DNA分析,发现了大量极端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有嗜酸菌、嗜铁菌、嗜甲烷菌等,并完成了嗜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试验性工作。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美国的科学家还设计了一系列培养基,并且分离到两株活着的高温菌株。以前人们认为石头里没有生命,但这些生活在缺氧、高温极端环境中的‘饥饿生命’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识。它们藏身在岩石微细裂缝里,只靠‘吃’铁、镍、甲烷等生存。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从2001年起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最深的科学钻井。两年多来,科学家们在江苏省东海县的超高压岩石中向地球深处“钻”进近3700米,通过初步研究建立了工程主孔的构造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剖面,还将构建一个地下微生物剖面,因为地下不同的地段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群落。

目前的研究只是初步的,相信以后的成果会比更有爆炸性。

7. 移动式海上钻井平台包括

1897年,美国最先在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用木栈桥打出第一口海上油井。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利用木制平台钻井,发现了一个大油田。1922年,前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1936年以后,美国又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开始钻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

20世纪40~60年代,随着焊接技术和钢铁工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钢质固定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等钻井装置,使海上油气开采扩大到30米水深的海域。1950年,出现了移动式海洋钻井装置,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1951年,沙特阿拉伯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

8. 移动式海上钻井平台优点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油气勘探开发从陆地转入海洋。因此,钻井工程作业也必须在灏翰的海洋中进行。在海上进行油气钻井施工时,几百吨重的钻机要有足够的支撑和放置的空间,同时还要有钻井人员生活居住的地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就担负起了这一重任。由于海上气候的多变、海上风浪和海底暗流的破坏,海上钻井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显重要。

目前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为解决平台的移动性和深海钻井问题,又出现了多种移动式钻井平台,主要包括: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浮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又称沉浮式或沉底式钻井平台,其上部和固定式钻井平台类似,其下部则是由若干个浮筒或浮箱组成的桁架结构,充水后,使钻井平台下沉坐于海底并处于工作状态,排水后,使钻井平台上浮可进行拖航和移位。坐底式钻井平台多用于水浅、浪小、海底较平坦的海区。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有多个(一般为3~4个)桩腿插入海底,并可自行升降的移动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安放钻井设备、器材和生活区的平台,另一部分是可升降并可插入海底的桩腿。我国自行制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平台的四根桩腿是由圆形的钢管做成的,桩腿的高度有七十多米,升降装置是插销式液压控制机构。该型钻井平台造价较低、运移性好、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强,因而,我国海上钻井多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

钻井平台桩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为解决在深海区的钻井问题,又出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钻井船。钻井船的排水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它既有普通船舶的船型和自航能力,又可漂浮在海面上进行石油钻井。由于钻井船经常处于漂浮状态,当遇到海上的风、浪、潮时,必然会发生倾斜、摇摆、平移和升降现象,因此钻井船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海上钻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抛锚法,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200m以内的水深,水再深时需用一种新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半潜式钻井平台其结构形式与坐底式钻井平台相似,上部为钻井的工作平台,下部为浮筒结构。它综合了坐底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和深水作业的矛盾。钻井作业时,平台呈半潜状态漂浮在海面上,浮筒在海水下的20~30m处,受大海风浪的影响小,所以平台的稳定性比钻井浮船要好,钻井作业结束,排出水形成浮箱后可进行拖航,是目前海上钻井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石油钻井平台。

9. 海上钻井平台分类

这个题目中的“钻井工”应该指的是:石油钻井平台上面的工人了;应用在石油领域内的钻井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类,第一大类是“陆上钻井平台”,它们主要在陆地上进行操作;第二个大类是“海上钻井平台”,它们主要在大海里或者是海岸线的大陆架的上面进行操作的。从劳动强度来看,题目中的两个工作的辛苦程度是差不多的,这是因为现代的钻井平台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已经很高的了,不过海上的钻井工,他们的危险程度相对来说要高一些的。

10. 移动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

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