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技术

1. 航运业是什么工作

这两个专业在海事都算是非常好的专业,航运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救捞是装备学院的王牌专业。

大连海事主打的就是航运方面的,所以报的时候一定要报和海有关的专业。

航运管理是属于管理学的的专业,救捞是是工科类的专业,最后发的学位证也有所区别。

要说就业的话,救捞肯定要比航管的好,因为救捞专业算是比较新的专业,听救捞的同学说还没有毕业就被全国的各大救捞局签走了,据说一毕业薪资就能达到4,5k。

航管也是好专业,不过最近几年航运业不景气,好多船公司都不招人了,所以据说今年航管招生人数有所减少。

航运管理在开学之初会有一次英语考试,成绩高的人会被分到英语强化班。

所以要是想学航管的话,假期最好学学英语,英语强化要比普通班好不少。

虽然救捞的就业要比航管好,但是救捞的学习风气实在是不敢恭维,可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听救捞的同学说救捞里挂科的人特别多,还有很多人大挂。

相比来说航管的学习风气就要好很多。虽然说毕业的就业好,但是未来的发展还是要看你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要是喜欢比较综合的专业的话,推荐你学交通运输,也是管院的专业,分外贸运输和港口经营与管理两个方向,管理类和工科类的课程都学,最后发的是工学的学位。

外运方向的就业和航管的差不多,港口方向的最后基本上都是去港口工作。

虽然就业和航管比较相似,但是优势在于最后的学位是工学学位。以后出国,考研可能比较占优势。

管院再比较好的专业就是物流管理。

如果想学文科类的专业的话,法学院是首选,尤其是海商法,海大陆上专业绝对的王牌。

外国语学院的就业不错,但是毕竟不是海事的强项。

其他的文科专业就不推荐了,实在一般。

要说就业的话,信息院的专业也不错。

我认识一个学长,是学软件工程的,这个专业是日语强化,本科毕业在大连就找到了月薪6k多的工作,在大连学软件也很好,软件园有很多外企,薪资很高,就业也很容易,不过就是工作很辛苦。

海事总的来说还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毕竟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大学,还是211工程大学。

硬件绝对的好,还在不断地盖新宿舍和新教学楼。

但是海事的软肋就是学习氛围没有一些985学校好吧,但是学习这个东西还是要看自己,不管在哪个学校都一样~再是海事有半军管,虽然说是针对海上专业,但是陆上专业难免也会遭到波及,所以海事在学生管理上可能会稍微严格些。

再补充一点,救捞不是亲自去海上救援,主要是设计救捞方案的。

救捞大一的课程特别的多,不过好像大二就会轻松很多。大学其实真的一点也没轻松,有的时候比高三还累,嘿嘿~ 如果要来大连的话,分数够大连理工大学的话就去大工吧,大工确实要比海事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吧~哈哈!

2. 航运管理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前景一般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是比较偏向文科,学习的东西可能如交通运输管理,以后毕业后就业方向较广,就拿港口行业来说,估计除了计算机、工程、技术类的做不了,其他任何工作岗位都可以去。而港口自动化,恰恰涉及最多的专业是计算机、工程、技术等类的,桥龙吊司机、理货员、拖车司机、现场工人等劳动密集且重复性的工种,港口自动化,取代的首先是机械司机、拖车司机等重复性的工种,但对于技术类的人才需求将越发紧迫。至于航运管理,我认为港口自动化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影响不大

3. 航运业是什么工作岗位

航海技术的毕业生近年来的主流就业方向有四个,分别是跑船(随船远洋)、考研、考公、船舶代理。

跑船,也称为上船、当船员、船舶驾驶。主要任务就是随船远洋,经历实习期,然后慢慢一路历经水手、水手长、三副、二副、大副,最后升任船长,肩扛船上二十几号兄弟和价值几亿的资产的安危。

说着好听,但实际情况往往会脱离人的想象。近年来,航运业是越来越不景气,而陆地上的发展又一日千里,毕业生是否应该去跑船成为较大的分歧点。接下来就分别讲讲跑船的利弊。

跑船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存钱来钱相对快。只要踏实肯干,熬得住寂寞,在三线城市安家置业是没有问题的,但想一夜暴富基本不可能(能够一夜暴富的行业都在刑法里)。

其次,找工作不会太难。如果你是大连海事和上海海事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船东都会把你要走,不用担心失业问题。武汉理工和其他院校也不用太担心这个,虽然不会有前两所院校那么有优势,但船员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再次,再就业难度不大。这个难度不大不是指你干几个月实习之后就转行业,而是认认真真跑船几年,升任一定职位,至少三副之后,回到陆地上就能有比较广泛的选择。比如可以去船级社,或者担任机务经理和海务经理,再比如大学会聘请船长和大副当老师等等。

但这些再就业岗位要求门槛都较高,给出三四十万的高薪,也要求你作为船长或者轮机长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随着陆地经济发展和航运业的不景气,跑船逐渐性价比没那么高了,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在工作方面面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跑船船员长期回不了家,一般出门一趟八个月,然后回家休息四个月。连续八个月你都要无聊地对着大海发呆,无法和陆地取得联系,工作环境与社会发展是脱节的。

想象一下,每次踏上陆地都有恍若隔世的感觉,父母两鬓白霜,同龄人谈婚论嫁,陆地上发展日新月异,一线城市的劳动者跟你一样辛苦,拿差不多的工资,但有“正常人的生活”。

其次,跑船在晋升机制方面不太透明,运气成分重。行业逐渐不景气,但人才提供却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导致人才过剩。目前来说,航运公司普遍提职较慢,现在去跑船,当上三副需要至少四年时间。

再次,工作环境堪忧,而且由于中国没有加入ITF,跑船的福利没有保障。关于福利保障缺失的问题,多看看“海员吧”的一些帖子,都是当事人对跑船福利保障的反映。工作环境上,一般来说,除了船长每个驾驶员都是一天两趟班。三副会稍微轻松点,大副和二副一般都是凌晨值班,这时候人最困也最难受。

最后,来钱相对快,但不够多。转行是能转,但先当船长。这两句话其实都可以通过跟陆地上的劳动者,同样工龄取得的工资做对比得到验证。一般跑船一次,三副可以有12K的月薪,但反观陆地工作,二线以上城市的外卖小哥,如果肯吃苦,月薪上万为数不少。

在陆上工作还能够享受到陆地上的日常生活,而船员不仅与社会发展脱节,还会出现跑八个月船,然后剩下四个月休息,没工资的情况。另外,转行的高收入确实让人眼馋,但船长才有这种福利,而晋升上任船长需要积累的资历以十年计。因此,对于大部分以上船开始的职业生涯,上岸都将成为最终的盼望。

第二种就业选择是考公。航海技术专业转行公务员的渠道不少,大部分都是海事局、航道局、引航员或者相关的岗位。老一辈人也比较愿意儿女去考公,因为这样一是可以保障子女人身安全,二是子女不会离家太远,三是老一辈人心里依然把公务员当作铁饭碗。

航海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具有较强专业性,所以不用像交通运输那样报名三不限的岗位。主要报考的单位是各地的海事局、打捞局、救助局、航道局等等。优点是社会地位较高、稳定抗风险;缺点是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大、收入有限而且薪资天花板较低。

通过考公渠道,入职事业编单位,还要注意入职的地理位置。总的来看,海事局是事业单位薪资最底层的,也是目前看来公务员系统中待遇最差的一类。除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附近的海事局待遇还比较优厚以外,其他地方的海事局只能说是勉强保住日常生活。

考公一个比较好的去处是引航站。与海事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引航站是航海技术目前最好的就业选择,工资高,福利好。不管是内河引航员还是海港引航员,相比跑船和其他事业编单位来说,都具有极大优势。缺点是海港引航员需要二副的工作资历,内河引航员待遇稍差,就不需要二副资历要求了。

第三种选择是考研。考研对于航海技术的毕业生而言,也是一个不上船出海的好方向。但考虑到考研大军人数不断增加,快过400W了,这意味着不管是否能考上,或者是否认真准备过,基本上每个毕业生都会去尝试一次考研。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建议大家在本科阶段好好努力,争取一个保研的机会。

最后一种选择是做船舶代理和企业销售。船舶代理实习期间工资2K,转正6K最多,而且是税前。每天的任务就是开车送文件和接人办理签证,和企业销售一样,没有专业性,也没有发展前景。工资是最低的,干活是最累的,说明白一点就是“是个人都能干”的岗位。

所以,就算你不想跑船,也不想考公、考研,去其他行业也比留下来当销售和船舶代理要更有希望。

4. 航运业是什么工作单位

上海森海服务公司是国企

森海公司拥有交通运输部授予的:“海员外派机构资质证书”,和上海市交通运输与港口管理局授予的“国际船舶管理资质证书”,是“上海船员服务协会”的理事单位。

森海公司以海员外派为核心业务,同时提供高级海事人才猎头服务、国际船舶管理服务、国际船舶保护代理,和船舶监造等业务。通过追求高水准的专业化服务,和不断增强的人才储备,森海公司专注于为国际航运业提供完备的高素质船员和各类海事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5. 航运服务业是什么

服务业包括以下行业:

1、商业服务,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包括专业服务、计算机及其有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房地产服务、无经纪人介入的租赁服务及其他的商业服务,如广告服务等。

2、通信服务,包括邮政服务、快件服务、电讯服务、视听服务。

3、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包括建筑物的一般建筑工作、安装与装配工作、建筑物的完善与装饰工作等。

4、销售服务,包括代理机构的服务、批发贸易服务、零售服务、特约代理服务及其他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包括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及其他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包括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其相关服务、其他的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包括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

8、健康与社会服务,包括医院服务、其他人类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其他健康与社会服务。

9、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包括宾馆与饭店、旅行社及旅游经纪人服务社、导游服务等。

10、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包括娱乐服务、新闻机构的服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服务、体育及其他娱乐服务。

11、运输服务,包括海运服务、内河航运服务、空运服务、空间运输、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及所有运输方式的辅助性服务。

6. 做航运工作怎么样

挺好的。

就是累,公司环境不错,就是车间的噪音太大了,待遇的话,还可以,就是工资不咋的,毕竟重庆的工资水平就这样,,当官的话工资就高些,普通员工2200左右,领工2700左右,组长3600左右,线长4300左右,,其他 的就不知道了,我是在一线的,所以基层的工资大概有个了解。

7. 航运是什么行业

内陆航运很有前途的。

铁路运输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内河航运虽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从长远看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河流遍及全国经济发达地区,航运需求巨大。同时内河航运是运力最大、耗能最少、污染最小的内陆运输方式。有专家表示,目前整条京杭大运河的通航河段,至少抵得上七八条等距离的高速公路运力。国内目前的内河航道里程约10万多公里,其中7万多公里可通航机动船只,另有可通航的大小湖泊 900多个(不包括台湾省)。

仅长江流域的内河航运就价值巨大。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长江干线年货运量增长60多倍,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内河第一。沿江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中上游地区达90%)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万人。

实际上国家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内河航运体系的发展。2019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保长江航运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年8月,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提出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争取到2035年,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内河航运体系。除了长江沿线,其他具备潜力的省份(如山东、河南)也积极提倡发展内河航运。

8. 航运工作干嘛的

一种是海运的运输公司,一种是远洋渔业公司

9. 航运业是什么工作类型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史是怎么样的?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较早,主要起源于鸦片战争时期,前期发展较缓慢,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保险行业成为我国市场上发展最快的行业,如今在我国的社会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

  夹缝中生存发展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三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斗争的兴起,赢得了整个民族对民族工商业的支持和对洋商的抵制。从1912年到1925年,国内陆续创办了华安合群等30余家民族保险公司,华资寿险市场一度兴起,但由于经营不善,其中停业者居多。

  新中国后保险行业的发展

  建国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可谓跌宕起伏。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起步,到六七十年代的低谷,最后到现在的快速发展的过程。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保险市场由一家公司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

  现在现状

  保险业快速发展,业务领域逐步拓展。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我国只有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汽车险等几个保险业务种类。此后随着国内保险业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业务领域逐步从财产损失保险扩展到人寿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目前已基本形成涵盖所有可保风险领域的业务和产品体系。保险业恢复经营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8年实现原保费收入9789亿元,世界排名第6位,中国已逐步成长为新兴的保险大国。针对居民日趋多元化的金融保险需求,突破保险产品传统保障功能的限制,开发了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产品。针对低收入人群开发了保费低廉、手续简便、保障适度的小额保险产品。适应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产品等。在产品贴近市场的情况下,营销创新与时俱进。从个人营销代理到现在的通过银行、邮局、车行等机构代理,甚至通过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销售保险产品,为保险消费者提供便利、质优价廉的保险服务。在做到服务创新的同时,理论创新为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慧择提示: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史是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而不断的在发展,中国保险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保险业务出现大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保险行业继续探索,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逐步走向国际化。

10. 航运相关工作

1、制订海运单证等相关文件,录入费用、开发票和收款等事宜;

2、单证与文件的整理及归档等;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