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技术

1。韩国现代造船厂穿梭油轮

1。丹麦马士基航运-Mersk Line

2。瑞士地中海航运 - MSC

3。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

4。长荣线,中国台湾

5。德国哈帕劳埃德

6。中国 CSCL-CSCL

7。新加坡美国总统船 - APL

8。韩进海运 - 韩进

9。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 COSCO

10。日本邮船集团 - NYK

2。韩国现代造船厂

四大造船厂扎根于欧洲,从北欧的芬兰到东欧的德国、法国、意大利。

1。芬兰阿克造船厂

阿克造船厂成立于1738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欧洲国家对于“阿克”也有着非常特殊的尊重感。阿克船厂历时两年建造出著名的“海洋独立号”,引起了整个邮轮界的轰动。它取代了其姊妹船“海洋解放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游轮”。不久之后,2009年秋天,同样专门建造的“海洋绿洲号”取代了最大超级游轮的桂冠。不幸的是,阿克船厂后来被韩国STX集团收购,引起了欧洲国家内部的不满。由此可见,阿克造船厂在欧洲人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德国迈耶造船厂

Meyer Werft 被誉为“德国大师”,是德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造船厂之一。始建于1795年,主要建造木船码头; 1874年开始建造铁船,到1920年帕彭堡地区已经拥有20多家造船厂,目前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干船坞;总部位于帕彭堡。如今,Meyer Werft 是帕彭贝格唯一的造船厂,是一家私营家族企业,已有六代多代的历史。第一个室内码头于1987年竣工,长470米,宽101.5米,深60米(至车间顶部)。 2000年,建成第二座巨型室内码头,长504米,宽125米,深75米(至车间顶部)。该工厂每年可建造三艘游轮。

3。法国大西洋造船厂

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 和 Chantiers de Penhoët 造船厂于 1955 年合并,成立法国大西洋造船厂。该工厂开始为法国大西洋航运公司建造班轮。 1961年,它建造了跨大西洋超级客轮SS France,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客轮。在为法国大西洋航运公司完成班轮建造和苏伊士运河关闭后,工厂开始建造大型游轮,包括Batillus、Bellamya、Pierre Guillaumat和Prairial。计划中包括一座能够建造超过100万吨游轮的新干船坞(C港),但随着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这一计划落空。法国Atlantique造船厂于2003年7月宣布建造豪华游轮“水晶邮轮”水晶宁静号。该厂于2003年为冠达航运公司建造了超级邮轮“RMS Queen Mary 2”。

4。意大利积分 Canteri

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团拥有近200年设计和建造军舰的悠久历史。该集团总部位于的里雅斯特,在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设有设计部门,已生产了约 7,000 艘船舶。各类船舶,主要产品包括客船、渡船、水面舰艇、辅助船和潜艇,分布在世界各地,代表着意大利先进工业技术向世界的出口。尤其是客船和豪华游轮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约占国际市场的40%。从集团业务来看,52%为高价客船,28%为渡轮等商船,19%为军舰,1%为其他及修船业务。团体总人数约1万人。

3。韩国现代重工造船

a。从造船量来看,中日韩几乎垄断了全球民用造船业(占民用市场的88%),2016年年吨位居全球第一,总体而言民用造船吨位第一每年都是中日韩的不断更替。那么美国在哪里呢?军费上花了不少钱的美国都去建造军事装备了,民用造船业无法承受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b。从人均产能效率来看,韩国造船业人均年产值约为450吨,韩国造船业人均年产值约为400万元人民币,均高于我国。

c。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是体现造船综合技术水平的三个主要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根据韩国产业经济贸易协会的报告,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可以发现,如果韩国的水平为1,中国日本都在1.7到1.8之间。

d。从船厂排名来看,全球十大船厂中,韩国企业占据了7家。韩国造船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依靠“产业集群”优势,在釜山及南海岸地区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造船带。并集中配套造船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具有巨大的集群合作优势。

你怎么这么强

a。来源还是要归咎于美国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将其认为“低附加值”(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占附加值比例较小)的工业生产转移到日本,韩国,这大大提高了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和造船技术储备。

b。与韩国经济体系息息相关

韩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由于需要优先发展出口产品,因此对航运的需求巨大。另外,地理位置毗邻中国、日本,引进技术、进口配套件、原材料都比较方便。

c。选择国产船段

韩国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后,国家还提供贷款财政支持,部分船舶在中国分段建造,最后在韩国组装。目的是降低劳动力成本。

具体优势是什么

衡量造船实力的强弱,就看能否建造出最困难的船舶。世界公认难度最大的船舶是LNG船(液化天然气)、航空母舰、豪华游轮。

韩国的强项是LNG船的建造。 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藏车”。这艘船需要在-162摄氏度的低温下运输液化气,其建造难度也是最大的。

韩国三大造船厂: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都可以制造LNG船舶。全球70%的液化天然气船订单也交给了韩国。目前一艘液化天然气船的成本约为2亿美元。

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中国沪东中华造船厂也有制造LNG船的能力。

数据显示,2018年,现代重工完成订单133亿美元,大宇造船获得68亿美元,三星重工完成订单63亿美元。

韩国也能建造航母,但没有实际需求,建造量也比较小,但实力是肯定有的。

就豪华游轮而言,准确的说,游轮与邮轮是不同的。游轮的吨位通常较大。不过,这不是韩国的强项,但并不代表不能建造,因为豪华游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饰而不仅仅是船体。所以欧洲人在这方面还是很强的。除了民用造船之外,韩国在军用造船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该国不仅建造了万吨级邮轮,而且在海外造船订单方面也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究其原因,是美国动不动就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公平出口。在海外船舶订单中,由于美国的幕后操纵,中国中标失败的情况不止一两次。因此,日本和韩国作为盟友,自然脱颖而出。韩国凭借相对于日本的价格优势,屡次赢得国际订单。最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韩国签署了价值7亿美元的4艘大型综合补给舰合同。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三大军工出口订单,而它的客户居然是英国!然而,英方也不得不做出选择。它失去了过去中国造船的辉煌,现在建造了两艘大型航母。为了保持大国地位并为美国等盟国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它选择了韩国大宇造船公司。总体来说,世界上具备一定造船能力的国家并不多,但韩国确实是拥有非常完整造船产业链的国家之一,并且在某些领域创造了世界第一。造船业是韩国最大的产业。它也更受欢迎,因为它相对容易找到工作。以上是韩国造船业的简介。我希望你喜欢它。

4。韩国海运公司

船宽:最宽处达61.5米,代表韩国现代商船公司HMM拥有的一组大型船舶。较小的也有 58 米宽。

总吨位GT*:以总吨位计算,目前最大的为236,583艘,代表法国CMA CGM公司旗下的一组大型船舶。

TEU*:如果我们看最大集装箱装载能力,目前最大为23,964 TEU,代表韩国现代HMM拥有的一组大型船舶。

5。韩国现代重工造船厂

1973年,玉浦造船厂开工建设,它是大宇造船的前身。大宇造船于1978年正式成立,1994年与大宇重工合并,成为大宇集团的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曾经是韩国商界的一个奇迹。创始人金宇中在短短 20 年的时间里将大宇从一家初创服装店发展成为韩国顶级企业集团之一。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彻底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历程。当人们回顾那段历史时,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刚出现、外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秘密撤资时,大宇集团依靠韩元贬值带来的优势,不断扩大产量、增加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的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没落。其子公司也有不同的命运。例如,韩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购。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业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韩国开发银行向其注入大量资金,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之一,大宇造船不止一次面临收购。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不仅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也逐年好转。大宇造船提出了股份出售计划,经过竞标过程的一系列波折,韩华集团赢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没有什么比金融危机来得更快了。 2009年订单锐减和收购谈判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此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尝试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因不同原因而失败。

十年后,由于油轮和海工船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恢复。然而连年不景气的航运市场和长达14年的高端装备市场低迷,让韩国三大造船业再次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从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的航运公司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海运的倒闭让韩国航运业重创,复苏远未达到预期。此时,韩国造船业也正在经历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幅复苏,市场信心大幅增强,多年积累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此外,韩国新政府上台后,全力支持现代商船崛起,并通过贷款帮助其订购了20艘船舶的大订单。 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大幅增长带动LNG船舶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借优势重新占据上风。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正在好转。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成力终于有信心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已从韩国开发银行手中接手了大宇造船工业的股份。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但现实真的会实现吗?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依然存在。

首先,韩国国内船公司表现不佳。航运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尽管韩国政府大力支持现代商船试图重建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年来的表现却令其失望。连续多年亏损,源于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有准备好成为一家领先的公司。如今的国际航运形势仍远未乐观。船队的这种扩张只会让本已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具竞争力。恶性循环最终又回到了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收购大宇造船的交易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特别是,日本去年已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的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合并,无疑对其他中日造船企业构成巨大威胁。此外,韩国国内工会也是收购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合并后的新公司员工数量肯定会进一步减少。政府支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造船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裁员无疑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到底是好还是坏,历史上不同的公司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着产业转型的艰难过程。自主建造高附加值船舶是必然方向,挑战也是机遇。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谁将勇往直前,还有待观察。

6。韩国现代造船

韩国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Kmarin)将重启中国造船厂的超大型矿砂船(VLOC)建造项目。消息人士称,Kmarin已与北船重工和扬子江船业签署了建造8艘325,000载重吨Guaibamax VLOC的意向书。该批VLOC将用于执行半潜式起重船长期租船合同。

去年4月有报道称,Kmarin已与北州造船和扬子江造船两家中国船厂接洽,将订购8+2艘32.5万吨VLOC,计划于2020年交付。每个船厂将接收4艘+1 VLOC 订单。但由于淡水河谷缺乏资金以及人事变动,克马林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

据市场人士透露,Kmarin向中国造船企业订购VLOC主要是因为价格优势。现代重工是韩国唯一愿意建造VLOC的船厂,但现代重工的报价为每艘8000万美元以上,而中国船厂的报价为每艘7400万美元。不过,这是去年的报价,最终价格尚不清楚。

7。韩国现代造船

工业化时期,韩国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使得韩国汽车异军突起,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如今,许多韩国汽车品牌享誉世界,如现代、起亚、雷诺、大宇、双龙等品牌。每年的出口量非常大,给韩国带来了巨额收入,成为韩国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其机械制造的典型代表。

韩国由于拥有广阔的出海口和优良的港口,在发展初期就深度涉足造船业。1999年,韩国造船业超过日本等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国。虽然现在被我国超越了,但是韩国的造船业仍然非常强大,在世界上有着非常强势的地位。也是韩国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韩国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8。韩国产游轮

游轮停靠时可以接收陆地基站信号。如果航行到公海后没有手机信号,船上有卫星电话,收费较高,总计每分钟60元。

9。韩国现代海运公司

泰国集装箱航运公司(RCL)成立于1979年,拥有雄厚的资金、资本管理人才和扎实的储运能力。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它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集装箱支线航运公司之一,并于1998年在泰国股市上市。目前,RCL拥有30多艘船舶航行至东南亚30多个港口,以新加坡为中心枢纽港。    

  陆运方面,RCL拥有庞大的船队,提供泰国至老挝的内陆海运服务。此外,新加坡拥有东南亚最先进的全电脑化交通。配送中心采用尖端技术,提供现代化、高效率、高质量的包装、拆箱和集运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RCL于1993年在香港成立了北亚区域运营中心,为包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在内的北亚主要港口提供更全面、稳定的服务。服务。  

10。发往韩国

船名:达仁 航班时刻表:客运集装箱船 每周一、三、五 出发城市:大连 16:30 出发码头:大连港客运码头 到达城市:韩国 08::30 到达码头:仁川, 韩国轮渡 方向:上水 参考票价:特等舱1980、一等舱1190、二等舱1050 参考里程:(518公里) 相关详情: 直接参考运输时间:16小时 注:仁川客船验票开始于13:00,海关于15:00停止查票;取票时间必须为开航前5小时(即中午12:00前取票)。

11。现代商船株式会社

螺旋桨是通过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叶片将发动机旋转动力转换为推进力的装置。它可以有两个或多个连接到轮毂的叶片。后侧为螺旋面或类似螺旋面的螺旋桨。螺旋桨的种类很多,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飞机用的螺旋桨、轮船用的螺旋桨。

螺旋桨是船前进的唯一动力来源。最早的船舶没有螺旋桨。他们依靠人力划动木桨来产生动力来推动船只前进。在欧洲工业爆发期间,法国发明家希罗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导致了最早的螺旋桨船舶的出现。但螺旋桨是滚轮式的,功率很小,船速也不是很快。

1752年,瑞士物理学家伯努利首次报告了螺旋桨相对于之前存在的各种螺旋桨的优越性。他设计了一种带有双导螺杆的螺旋桨,安装在船舵的船尾。先。

1836年,英国“阿基米德”使用了螺旋桨,它是一根像螺丝一样的长木螺旋桨。测试开始时,它以每小时4节的速度航行。突然,水中的一个障碍物将螺丝折断,只留下一小段。正当造船工程师史密斯焦急万分时,船却意外加速到每小时13节。这件事启发了造船工程师,他们把长螺杆改成了短螺杆,再把短螺杆改成了叶片形状,螺旋桨就这样诞生了。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