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技术

1. 中美之间的海洋

直译:通常来讲是指太平洋的对面。

泛指:所谓的大洋,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像隔了大海一样,形容距离很远。

泛指中大洋彼岸指的是距离很远的地方,只能隔海相望,不能到达。

2. 中美之间的海洋关系

一、 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二、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三、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四、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

3. 中美洲海域

加勒比位于中美洲

包括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牙买加、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格林纳达、瓜得罗普、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波多黎各、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以及美属维尔京群岛。

是一片海域,并非某个国家的

4. 中美之间的海洋是大西洋

1、亚洲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2、欧洲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还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南至马罗基角,西至罗卡角,北至诺尔辰角。

3、大洋洲

大洋洲,面积最小的大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

4、非洲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

5、美洲

美洲全称为亚美利加洲,分为北亚美利加洲和南亚美利加洲,位于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美洲位于西半球,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唯一一个整体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5. 中美海洋关系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有利因素

一、具有比较优越的地理条件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岛屿岸线长1.4万多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其中享有完全主权的内水和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享有部分主权权益的海域面积260万平方公里,包括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中国还有数百个优良海港,特别是辽阔的大陆架蕴藏着难以估量的天然资源。这些都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宝贵财富。

二、曾创造灿烂的海洋文化

考察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并非一直封闭,也曾有过对海洋的憧憬,并创造出辉煌的海洋业绩。

除了人们熟知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还有一条更早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路形成于秦汉,历经三国和隋朝,繁荣于唐宋时期。它起于泉州,经东南亚至印度洋,再由阿拉伯海分别至地中海、北非、南非地区。

特别在明代,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80多年,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波斯湾和红海地区。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都堪称世界一流。

事实证明,中国人曾创造过灿烂的海洋文化,只是没有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以后随着“海禁政策”的实施,中国一步步走向了闭关自守。而在中国放弃海洋之时,西方正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要建设海洋强国,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得以持续。2003年至2011年,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仍达到了10.7%的平均增速。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些数字表明了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走向海洋的物质条件。

四、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在建国后的很长时期中,由于复杂的国际局势及未决的边界争端等多种因素,中国曾交替或同时面临着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即海洋和陆地两个方向的安全威胁,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面临的海洋威胁开始缓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时也是中国真正走向国际社会的开始。冷战结束以后,来自中国北方的陆地威胁终于得以解除,其后中国相继与多国建交和复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阶段。

从目前看,虽然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面临的来自海洋的安全压力在上升,但总体上中国所处的国际和平环境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周边局势仍处于可控范围,这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6. 中国美国之间的海洋

可以说没有。1.因为中国当初在国外没有殖民。2.没有购买。有些岛是买来的。

实际上是没有的,不过估计你在网上也听说中国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在1925年8月14日生效,这个条约里规定了,群岛不得作为军事用途,缔约国可以在挪威法律框架下,自由出入该岛,无需签证,并享有斯瓦尔巴群岛地域以及领海域的捕鱼权、狩猎权,开展海洋工业、矿产、商业活动的权利,以及开展科学调查的活动权。

79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7月28日,中国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中国第1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作为我国对北极科学调查活动的基地。可以说的我们在欧洲北冰洋海域上也有一块象征性意义的领土。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