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用车攻略

1. 中国造船业份额

一般说现在全球造船业三强,是指中日韩,造船业的全球份额目前中国第一,韩国第二,日本第三,2022年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2%、50.8%和47.8%,按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2.0%、47.7%和41.5%,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2. 中国造船业世界占比

1,全球第一时速的中国高铁,中国南车制的Cl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

2华为,它有六项世界第一,分别为全球第一颗7纳米的手机芯片;全球第一颗基于cortex~A76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采用G76 G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集成双核NPU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TECat.21基带的芯片;全球第一颗LPDDR4 X内存的芯片。

3,大疆无人机,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市场70%,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产品。

4,汽车产业。2018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高达1927.1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5%。

5,造船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的。占全球总造船量的41%。

6,手机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

7,黄金产量全球第一。

8,鞋产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鞋总量的1/5。

9,家具出口全球第一。我国在全球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16.2%。

10,水泥产量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1.84亿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3. 中国造船业发展趋势

造船行业已经进入低谷,很多好的造船企业已经很难拿到足够的订单了,你可以考虑海工行业,很多造船企业转向海工,前景很好

4. 中国造船业占比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克拉克森国际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

  它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排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四位。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

5. 中国造船业产值

从世界制造业分类来看,产值比较大的主要有汽车制造业,造船业,航空航天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家电产业,手机制造业,芯片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力设备产业,

半导体芯片方面,2019年中国大陆芯片产业总产值7562亿人民币,合1100亿美元,包含设计,制造,封测等三大环节,如果包含台湾省,那就更加夸张了,世界2019年半导体芯片销售额约410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约占世界27%的份额,全球也就美国的市场份额高于大陆,连半导体强国韩国在产值上也落后大陆,整个大陆,芯片行业三大环节,除芯片制造环节外,设计和封测,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即便是制造环节,也仅有美国,韩国,台湾省强于大陆,稳稳的世界经济体前四强,如果加上台湾省,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不管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是世界第一。

6. 造船业市场份额

日本曾有过在全世界船舶市场中的占比将近50%周期,日本的造船企业可以建造从散货船到集装箱船,从海洋工程船到豪华邮轮等所有民用船舶门类。比如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船厂就几乎涵盖了民用船舶的所有门类。除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业的典型代表之外,日本还拥有川崎造船,IHI,万国,三井,常石,今治等著名的中大型造船厂。值得一提的是,从1956年起,日本造船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保持这个冠军地位达半个世纪。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达到3千万吨。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曾经达到3千万吨。

但随着中韩两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日本造船业在2000年后逐渐落后。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历来十分注重造船业。且日本曾在二战期间是一个航母大国,航母建造能力当时并不比英美等国弱,也就是说,日本建造大中型航母完全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早在1955年日本就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高的造船业技术水平及实力。21世纪初期,由于韩国快速追赶上来,叠加长兴岛造船基地建成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后,日本的造船业排名才逐步下滑至全球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日本开始决定自供千亿大订单,试图重回全球造船业巅峰之位。比如日本邮船拿出了1000亿日元,向日本境内的两家造船企业,购买12艘7000车位的LNG动力船,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的一笔订单,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动力运输船具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日本邮船要订购十多艘呢?实际上,运输船与传统船舶相比,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25%的二氧化碳,非常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之前报道,日本第一大造船巨头今治造船曾经宣布,将与欧美海事机构合作,制定在造船业中安全使用氨气的规则标准。同时今治造船还将研发氨燃料船,力争掌握领先全球的优势技术,以重回全球造船霸主地位。早在1984年,日本已牢牢把控了全球53%的造船订单,但近些年来,却被发展势头迅猛的中韩两国造船企业反超,使得新船订单已经不足7%。因此,日本希望与欧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率先制定氨燃料船舶的新规则,目的是在新一代燃料船领域掌握商业化的主导权。

国际海事组织(IMO)曾经制定目标,到2050年全球航运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减少50%,而氨燃料船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法宝。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称,到2050年,船舶燃料用量当中氨气的占比将达到46%。由此,氨燃料动力船技术已经成为各国船企竞争的焦点。今治造船认为,若该日企能够力争在2026年造出载重超过20万吨的大型散货船,就有望拿到更多造船业的订单,继而有了与中韩两国竞争全球造船霸主地位。

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另外日本拥有川崎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成立于1919年,拥有近400艘世界最先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舶,航线遍及全球,在国际航运界拥有十分重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全日本造船合并计划”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牵头,计划整合日本国内15家大型造船企业。日本的是目的依然是重回打造造船业的辉煌。

7. 中国造船产量

1949年我国钢产量16万吨

年代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率 年代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率

1949 16 - 1979 3448 8.50%

1950 61 280% 1980 3712 7.70%

1951 90 47.50% 1981 3560 -4.10%

1952 135 50.00% 1982 3716 4.40%

1953 177 31.10% 1983 4002 7.70%

1954 223 26.00% 1984 4347 8.60%

1955 285 27.80% 1985 4679 7.60%

1956 447 56.80% 1986 5220 11.60%

1957 535 19.70% 1987 5628 7.80%

1958 800 49.50% 1988 5943 5.60%

1959 1387 73.40% 1989 6159 3.60%

1960 1866 34.50% 1990 6355 7.70%

1961 870 -53.40% 1991 7100 7.70%

1962 667 -23.30% 1992 8094 14.00%

1963 762 14.20% 1993 8956 10.60%

1964 964 26.50% 1994 9261 3.40%

1965 1223 26.90% 1995 9536 3.00%

1966 1532 25.30% 1996 10124 6.20%

1967 1029 -32.80% 1997 10894 7.60%

1968 904 -12.10% 1998 11559 6.10%

1969 1333 47.50% 1999 12426 7.50%

1970 1779 33.50% 2000 12850 3.40%

1971 2132 19.80% 2001 15163 18.00%

1972 2388 9.70% 2002 18237 20.30%

1973 2512 7.90% 2003 22234 21.90%

1974 2112 -16.30% 2004 22234 21.90%

1975 2390 13.20% 2005 35310 24.80%

1976 2046 -14.40% 2006 42266 19.70%

1977 2374 16.00% 2007 48966 15.90%

1978 3178 33.90% 2008 50049 1.11%

8. 世界造船业份额

在18—20世纪,全球最大的经贸关系就是美洲—欧洲之间,也因此这300年间全世界的经贸主要在大西洋沿岸。亚洲的崛起也间接造成欧洲衰落,也因为缺乏经济活力,欧洲不再是世界中心,狭长的大西洋也被更宽广的太平洋所取代。

跨洋贸易依赖于航运,而全世界造船业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中国、韩国、日本,占了全球92%的份额,而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船队。单从这两点来讲,太平洋就不再是地理阻碍,而是通途。在某种程度上,太平洋确实不够大。

9. 中国船舶制造业产值

由于船舶维修时间长,因此船家在修理的半年前就要提前下单,而且维修价格很高,只是小型维修或常规保养就需要10万美元,像脱硫塔改装一般需要几百万美元,2021年船舶修理带来丰厚的利润,统计显示,同比增长7%,修船产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22.9%,非常适合投入。

10. 中国造船业占世界比例

1.

中国船舶的民船业务占比更高。2021年上半年中国船舶的船舶造修业务(包括军船)208亿,占比78.44%。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海洋运输装备(造船)营业收入60亿,占全部营业收入162亿的比例为37%。由于中国船舶的军船比例没有披露,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两者上半年完成的载重吨,中国重工还要多20%,很明显中国船舶的民船占比更高。中国重工的军舰建造占比更高。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的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军船)36亿,占上半年营收比例22.22%。从手持订单比例来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重工的军工手持订单为572亿,占比46.77%。

2.

中国重工油轮船舶占优。以DWT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累计完工交付的VLCC在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7.6%。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15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