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用车

一声、四声,我们这里新闻上的播音员都是这么读的~

曲阜,第一个字是一声

qu fu

曲阜 Qūfù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曲阜古称“少昊之墟”,据说上古时炎帝、黄帝和少昊都曾在这里定都。商代属奄国。周武王开创周朝时,将其弟、开国功臣周公旦分封在此,称鲁公,但只由其子伯禽领国,而周公本人则留驻中央、辅佐朝政。于是,从周初起,这里作为鲁国都城,历经了八百七十三年历史,是周朝各诸侯国都中,定都时间最长的,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

周朝时期的曲阜城城墙为夯土版筑,全长11771米,其中东垣长2531米,南垣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四垣各开三座城门,南垣自西向东依次为稷门(又称高门)、南门(雩门)和鹿门;东面自北向南为上东门、东门、石门;北面自东向西为莱门、北门、争门;西垣自北向南为子驹之门、西门、吏门。鲁城城内中央为宫殿,遵循《周礼》中有关诸侯宫殿等级的规定,有库门、雉门、路门三重宫门。路门之内为寝宫,称为“路寝”。依据《礼记・檀弓下》和《史记・鲁周公世家》的记载,雉门外路东为宗庙区,有祭祀周文王的周庙、祭祀周公旦的太庙,以及祭祀伯禽以下历代鲁国诸公的宗庙,依昭穆顺序排列。雉门外路西为商代修建的亳社和周代修建的周社,两社之间为朝廷大臣办公区域。宫殿区之北为市场(《左传》鲁文公十八年,襄仲杀文公长妃哀姜之子,立次妃之子为宣公,哀姜归齐,从宫城出而过市,走北垣之门)。整座城市布局符合周礼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范。除了宫城之外,在南门附近还有鲁僖公修建的泮宫。大城城西为制陶区,城北为冶金区,城东为军营,其余皆为民居、市场和娱乐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出现了一位被后人尊为“文圣”、“大成至圣先师”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他的思想流派后来被称为儒家,深刻影响中国达几千年之久。孔子逝世后仅一年,鲁哀公就下令祭奠,到西汉时,汉高祖刘邦更以祭天的仪式来祭孔子。孔子的后人们便世居于曲阜,并接受历代朝廷的封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家族并延续至今。他们的家庙及府第曲阜孔庙及孔府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不断扩建,现已形成规模极其宏大的一组建筑群。其北的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大约有十万座墓,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

战国末期,鲁国被楚国灭亡后,楚国设置了鲁县。西汉时,这里是宗室鲁王的封地,亦称为鲁国。汉朝鲁恭王刘余(汉景帝之子)为修建灵光殿,曾拆坏孔子旧居,从夹壁中出土大量当时已失传的春秋文献。刘余在鲁国宫殿北墙和东墙一线修筑新城垣,城池的面积缩小,四面各有两门:南面保留周朝的稷门和雩门;西边保留吏门,在其南新开麦门;北垣为龙门和闺门;东垣为齐门和章门。东汉光武帝先后封刘兴和废太子刘强为鲁王,沿用西汉鲁城。三国和西晋时复设鲁县,为鲁郡郡治,城垣再度缩小。隋代易名为曲阜县,以“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而得名,属兖州。宋真宗时曾改名为仙源县,金朝天会七年改回曲阜之名。此时的曲阜县城已经移至今日曲阜城东旧县村一带,孔庙和孔府位于城外。明朝正德六年山东爆发刘六、刘七起义,攻下曲阜县城,并在孔庙内饲马驻军,导致朝廷震惊,于是在正德七年下令“移城就庙”,环绕孔庙和孔府修建新县城,即曲阜现址。嘉靖元年新城竣工,城墙全长八里三十六丈,高二丈、厚一丈,内为夯土,外包城砖。全城有五门,其中孔庙前的正南门为仰圣门,其东为崇信门。东门为秉礼门,北门为延恩门,西门为宗鲁门。

除了著名的曲阜三孔之外,曲阜城内外还遍布着祭祀孔子大弟子、“复圣”颜回的颜庙以及西夏侯遗址、周公庙、春秋书院、汉鲁王墓、少昊陵、石门寺、宋景灵宫故址等无数文物古迹。

曲阜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南,处在北京至上海的中间位置,北距其省会济南为13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北长35.8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为895.93平方公里。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崮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良田。山丘与平原之比约为3:7,形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 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境内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有泗河、沂河、蓼河、河4条河流。泗、沂两条主干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河流总长度245.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044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201.4毫米,年平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3087万立方米。全市有水库塘坝270座,总库容约15516 万立方米。其中:水库62座,主要有尼山水库、河夹店水库、梨园水库、胡二东水库、白塔水库、吴村水库、韦家庄水库等。

曲阜的生物资源较为多样。其中,粮食作物为十五种主要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绿豆、地瓜、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等。常种的蔬菜、瓜果类作物有四十余种。花卉一百三十五种,其中兰花为曲阜的“市花”。 药材一百二十余种。林木有乔、灌、花木一百四十种及变种。果树主要有苹果、桃、杏、梨、山楂等二十九种。观赏树木有桧、柏、银杏、雪松、丁香等四十九种,其中桧柏为曲阜的“市树”。水生植物二十六种。畜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各种鸟类二十九种,其中鹭鸶为曲阜的“市鸟”。各种野生兽类十余种,昆虫类三十余种。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虾类、贝类等。

曲阜有众多的的文化遗产,仅仅八百九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各类文物古迹六百余处,其中六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一处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始建于周朝,完成于明清时期,是全世界现存的两千余座孔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中国的宫殿式建筑中占有中有地位。

孔庙现占地十四万平方米,三路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十七座碑亭,共四百六十六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一千二百余株古桧明苍翠欲滴,庄重威严,自然天成。汉以来的历代碑刻一千零四十多块,连同大量书、画、牌、匾等珍贵文化遗存,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镌刻了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 宋朝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重建府第,府内始设置官,署,后经历代扩建,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府现占地十二万平方米,按明代一品官府第形制,以明清建筑为主体风格,三路布局,前堂后衙,府第功能分区明确,建筑排列有序。中路前为官,衙,供衍圣公处理公务及宗族事务;后为内宅,是衍圣公饮食起居之所。东路前为东学,供衍圣公读书励志、接待官员;中部为家庙,供衍圣公奉祀先人;后部为一贯堂,供衍圣公次子、奉祀子思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使用。西路前为西学,供衍圣公学诗学礼、诗文会友;后为花厅,供衍圣公闲居。

衍圣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孔府林庙、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孔府因此保存了众多的祭祀礼器,最为著名的是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别颁赐的中和韶乐乐舞具和商周十供。衍圣公世代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着意收集历代礼器法物,藏品达万余件,尤以孔子画像、元明衣冠、衍圣公及夫人肖像著称于世。孔府最著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四百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有三十多万件,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这是世界上现存最为显赫的贵,族府第。

孔林是其家族墓,地,为世界之最。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林内墓,冢累累,多达十万余座,成为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现占地二百余万平方米,有坟,冢十万余座。孔子去世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林内现有树木十万余株,其中树龄超过二百年及其以上的古树名木超过九千多株。孔林还有各种奇花异草一百三十余种,可以说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孔林还是一座集墓,葬、建筑、石雕、碑刻为一体的露天博物馆。历代王朝为褒扬儒学,不断增拓墓园,辟神道,筑周垣,建林门,刻石仪;子孙也代代博葬,立碑刻石。林内现有金、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墓碑四千余块,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碑林。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康有为等明清著名书法家题写的碑文。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沿革,以及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少昊―五帝之首 黄帝的儿子,姓己名挚,号金天氏。

柳下惠―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称为“和圣”。柳下惠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孔子―至圣,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同时也是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颜子―复圣 名回,字子渊。

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孔场鍪ィ肿铀迹鬃又铩V小吨杏埂贰

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著有《左传》和《国语》。

谷梁赤,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作者。

申培,名培,亦称申公、申培公。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开创者 孔安国字子国,西汉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传》、《论语训解》、《古文孝经传》、《孔子家语》等书。古文尚书学派开创者。

孔融,东汉文学家,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孔融以散文见长。

贾应宠,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 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亦称木皮散客、木皮散人、木皮子。

孔尚任,清初戏曲作家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号云亭山人。著有杰出的历史剧《桃花扇》。

孔继涑,著名书法家 字信夫,一字体实,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他广泛搜集古今名家书法,刻意鉴别,先行临摹、构绘,而后精工刻成大小石碑584块,名为“玉虹楼法帖刻石”。其拓片装成101册,故又称“百一帖”。现存孔庙。

桂馥,著名书法家和训诂学家 字冬卉,号未谷,别号老苔、紫云仙馆。当时一些名门贵族,对他的字画争相收藏。在当时有“无桂不成世家”的说法。

孔孚,现代山水诗风的开创者,原名孔令桓。著有《山水灵音》、《山水清音》等。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