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新闻

1. 地球是海洋行星吗

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实在 太小了,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宇宙太大了,据目前的人类观察,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至于930亿光年之外又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在人类观察之内有数不清的星系,在每个星系内又有数不清的恒星,而每个恒星周围又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星球围着恒星转动,那么多的星球比地球大的多的是,如果把地球放在宇宙中,就好比一滴水放在大海中一样 微不周到。

2. 全是海洋的行星

如果是行星的话,太阳系目前恐怕没有一个有海洋,土卫六虽然有海洋,还是液态甲烷海洋,但是不是行星是颗卫星。那就介绍两个总有海洋的太阳系外的行星了。

1、焦油海洋的热木星

热木星是指其公转轨道极为接近其宿主恒星的类木行星,这样的行星可以在其他星系中发现,它们可能比木星大,轨道比水星更接近太阳。

900光年外,有一颗叫做wasp——12b的系外行星,这颗系外行星是一颗炽热的热木星,类似于我们的邻居木星。它是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而不是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它是已知被中心恒星加热的最强烈的行星之一。它是最热的行星之一。温度高达2250摄氏度。

有证据表明wasp-121b的低层大气温度很高,导致铁和镁仍然是气态的。它们流入高层大气,在那里它们可以借助氢和氦进入太空,它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也就是说,它的星球表面可能覆盖着类似焦油的物质。

2、遍布淤泥的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一般是指类地行星,也就是一个大气体积是地球10倍的行星,因为它有可能变成固体,或者有一个液态海洋。如果温度合适,它们可能成为潜在外星生命形式的家园。

41光年外,有一个代号为巨蟹座55e的“超级地球”,巨蟹座55e直径25500公里,质量和密度分别是地球的8.63倍和2倍,地表温度接近2700℃。它离地球很近,41光年。

它绕着一颗主序列恒星运行,因为它被恒星的潮汐所锁住,行星的一个半球总是固定地面对它的“太阳”,天文学家计算,这一边的平均温度超过2480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这边的地壳会完全融化。这是一个充满“泥浆”的星球

3. 地球是海洋行星吗视频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曾经拥有海洋的行星。在火星形成的早期,海洋可能覆盖其表面的大部分,这些水如果全部释放到火星的表面,可以形成一个6~300米深的海洋。由于火星表面崎岖不平,这些水在火星表面形成了巨大的表面径流。

比如,在火星历史上,卡瑟伊·瓦利斯海峡的宽度达到50~150千米,最深达到18千米,其排水能力是直布罗陀海峡的2倍,是现在地球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的1万倍。但由于火星的引力比较小,加之太阳辐射的电离作用,火星上的海洋很快就消失了。

4. 地球是一颗海洋型行星吗

目前只有地球上有海洋,海洋(sea),地理名词,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1][2]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当今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3]

5. 什么是拥有海洋的行星

火星是太阳系里除了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曾经拥有海洋的行星。

在火星形成的早期,海洋可能覆盖其表面的大部分,这些水如果全部释放火星的表面,可以形成一个6~300米深的海洋。但是由于火星的引力比较小,加之太阳辐射的电离作用,火星上的海洋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拥有海洋。

根据有液态水才可能有生命的原则,只有在火星上找到液态水,才可能寻找到生命。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指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最初存在时就是一个水球,海洋见证了地球的诞生以及成长,可以被称为“地球老大哥”了。

占地球表面积71%,平均深度3795米。含有13.5亿立方千米液态水的地球海洋,其来源仍是一个谜,因为地球是个天然的岩石金属星球,且诞生之初岩浆肆虐温度极高,根本就是个留不住水的星球。

6. 太阳系中有海洋的行星

八大行星有海洋的只有地球,地球的海洋占总面积的70%,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是海洋孕育了生命,使地球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圈,也使地球成了人类家园,说地球是水星是合适的。金星水星离太阳近不存在海洋,火星是岩石类星球中曾出现过海洋,其它的液态气态冰态行星更不可能有海洋。

7. 地球是一个海洋型行星

海洋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水库。

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地球可以说是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海水中存在80多种元素,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它以无比的壮观和无尽的宝藏。

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洋大气局的K.Sherman和罗德岛大学的L.Alexander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作为大海洋生态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1)大海洋生态系统的面积一般要在20万平方千米以上:(2)具有独特的海底深度、海洋学特征和生产力特征;(3)生物种群之间形成适宜的繁殖、生长和营养(食物链)的依赖关系,组成一个自我发展的循环系统;(4)污染、人类捕捞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压力对其具有相同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划定的大海洋生态系统共64个,在水深、海洋学、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类群等方面各具有其独特性。毗邻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都被列入6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中。虽然大海洋生态系统支撑着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95%,但是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严重的海域。目前大海洋生态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旧是各种污染、过度捕捞、对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

岛屿生态系统岛屿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海域隔离特征,有别于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特点主要有:(1)明显的海洋边界及不连续的地理分布;(2)海域隔离降低了岛屿间的有效基因流;(3)不同岛屿间具有异质化的生境条件;(4)海洋岛屿面积相对狭小;(5)火山和侵蚀活动等随机事件致使岛屿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中。

生物学家常把岛屿作为研究生物地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天然实验室或微宇宙。这是因为,岛屿与大陆隔离,它们的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进化都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以免受其他物种在大陆所面临的残酷竞争,并朝着特殊的方向进化。许多偏僻的岛屿上都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奇特的植物,这些植物甚至未曾在其他地区被发现。这些物种因其具有地理隔离、种群边界清晰、分布范围狭窄及种群规模较小等特点,成为物种分化、起源研究的模式种。相应的,随着岛屿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岛屿生态系统被视为模式生态系统。

海底生态系统海底生态系统又称深海生态系统,是指在海底黑暗、低温(或高温)和高压等极端环境下,以化学能和地热能为基础而存在的特殊生态系统。深海通常是指水深1000米以下的海洋,这里缺乏阳光,静水压力高,温度低至1℃,或是高达350℃,营光合作用的植物以及相应的高营养级动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根本无法生存,因此,长期以来深海一直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荒芜沙漠”。然而,海底的生命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得多。

1977~1979年,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阿尔文”号深潜器最早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2500米深的海底热泉进行调查,在其周围发现了完全不依赖光合作用而生存的深海生物群落,包括10个门500多个种属,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复杂生态系统。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水生生态系统相似,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也能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逐级传递,构成完整的海底食物链。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