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新闻

1. 船舶冰级划分

7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建造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渔业捕捞加工船“深蓝”号交付使用。该船可满足ICE-A冰区(冰厚度0.8米)及-25℃低温环境的营运要求,主要用于南大洋渔业捕捞,兼顾海洋科考功能。从源头推进我国远洋渔业全产业链纵深跨越,“深蓝”号将为我国远洋渔业加快现代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该船长约120米,型宽21.6米,设计吃水7.3米,设计航速15节,配员99人。“深蓝”号单船日产量可达600吨,配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变水层拖网系统、桁杆连续泵吸系统和多条产品自动化加工线,可进行产品的连续加工处理和自动包装运输作业。船上建有三条工艺领先的生产加工线:冻虾生产线、虾肉提取线和磷虾粉生产线。年产量可达7-10万吨,人均捕捞量达到800吨/年。其中,磷虾粉生产线采用快速加热和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虾粉品质,而且将我国虾粉蛋白提取效率从12:1提高到7:1,效率提升42%。

  “深蓝”号拥有高科技自动化的专业装备,可作为海上移动实验室,随船开展各项科研实验,成为海上动态科技研究平台。

2. 船舶分类标准

渔业船舶航海航区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

远海航区:系指超出近海航区的海域。

近海航区:系指渤海、黄海及东海距岸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台湾海峡;南海距岸不超过120海里(台湾岛东海岸、海南岛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50海里)的海域。

沿海航区:系指台湾岛东海岸、台湾海峡东西海岸、海南岛东海岸及南海岸距岸不超过10海里的海域和除上述海域外距岸不超过20海里的海域;距有避风条件且有施救能力的沿海岛屿不超过20海里的海域。但对距海岸超过20海里的上述岛屿,主管机关将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该岛屿周围海域的距岸范围。

遮蔽航区:系指在沿海航区内,由海岸与岛屿、岛屿与岛屿围成的遮蔽条件较好、波浪较小的海域。在该海域内岛屿之间、岛屿与海岸之间的横跨距离应不超过10海里。

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定的海洋捕捞作业场所分为以下四类:

A 类渔区: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及北部湾等海域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向陆地一侧海域,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离海岸线不足12 海里的,自海岸线向外12 海里范围内;

B 类渔区: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南沙海域、黄岩岛海域及其他特定渔业资源渔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ꎮ

C 类渔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其他我国管辖海域中除A 类、B 类渔区之外的海域。

其中,黄渤海区为C1、东海区为C2、南海区为C3ꎮ

D 类渔区:公海

根据有效的最新«国际电讯公约»附件或被视为附件的«无线电规则»,为更好的做好海上搜救工作,根据无线电覆盖范围将海区分为以下三类:

A1 海区:系指可按当事国规定至少由一台具有连续数字选择呼叫(DSC)报警能力的甚高频(VH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A2 海区:系指除A1 海区外可按当事国规定至少由一台具有连续数字选择呼叫(DSC)报警能力的中频(MF)岸台的无线电话所覆盖的区域;

A3 海区:系指除A1 和A2 海区外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对地静止卫星所覆盖的区域。

简单的来说航区是船舶航行的区域,是借鉴商船中的概念而引出的渔业船舶航区;渔区是根据渔业捕捞生产的场所,将捕捞场所进行的分类;海区是从国际海事组织中根据海上搜救通信需求,将不同无线电信号覆盖的范围进行的分类。

3. 船舶等级分类依据

国际标准GBJ139-9.中航道等级划分为7个级别.

最低级为

七级,即通行50吨级船舶的航道尺度标准.

六级100t

五级300t

四级500t

三级1000t

二级2000t

一级5000t

美国的航道分级指

美国的航道尺度,以航道水深作为分级的指标,结合选定船舶吨位和船型.如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航道水深分为5级,即1.83m,2.74m,3.66m,4.26m,12.20.相应的典型分节驳和自航驳吨位分别为:小于760t,960t,1240t,2100t,大于2100t,其中以2.74m为航道网的标准水深,以3.66m为航道远景规划水深日标.

4. 船舶的等级

船舶冰区加强等级划分:

芬兰-瑞典冰级规范(Finnish-Swedish ice class)和俄罗斯船舶冰级规范(Russian Maritime Register of Shipping)。芬兰-瑞典冰级规范把抗冰船的抗冰级分为1A SUPER, 1A, 1B, 1C, ICE CLASS II(相当于1D,请看后面解释),俄罗斯船舶冰级规范则是分为UL, L1, L2,L3,L4,分别对应芬兰-瑞典冰级规范。也就是说,UL=1A SUPER, L1=1A,L2=1B,L3=1C,L4=1D。

船只的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符合一定的技术参数和表现才能获取相关冰级认证。

5. 船舶冰级划分1A

10万吨散货船不能破冰。

现在的船舶划分的很细,根据功能和运输货物的不同,船体结果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散货船因为运输货物的特殊性,船体结构跟破冰船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船头结构,根本无法达到破冰船的强度和结构要求,所以10万吨散货船不能破冰。

6. 中国沿海船舶冰级

船舶冰损指船舶在冰区航行的螺旋桨、舵或船体损坏;又或者是在寒冷天气下,开敞甲板、压载舱结冰造成的损坏。

7. 船舶冰级对照表

海水(排舷外水)——绿色蒸汽 ——银色燃油 ——棕色滑油 ——黄色空气 ——浅蓝消防 ——红色淡水 ——灰色污油水 ——黑色制冷剂 ——蓝色

8. 船舶等级划分

按易燃程度分为一级油船、二级油船、三级油船。一级油船载油的闪点为28℃以下,二级油船载油的闪点为28~60℃,三级油船载油的闪点为60℃以上。

油船根据运输油品种类不同,分为原油船和成品油轮。

根据吨位大小的不同。

ULCC?顶级油轮,吨位320,000+

VLCC?超大型船舶.?吨位200,000?到?320,000?吨

Suezmax?吨位120,000?吨到199,999?吨.

Aframax?吨位80,000?吨到119,999?吨.

SUEZMAX、通过苏伊士运河为限

AFRAMAX?平均运费指数AFRA(Average?Freight?Rate?Assessment)最高船型,

经济性最佳,是适合白令海(Baltic?Sea)冰区航行油船的最佳船型。

Panamax?吨位55,000?吨到80,000?吨,?以通过巴拿马运河为上限。

MR?成品油轮,载重吨约3?万吨到5?万吨?

油船(Oil Tanker)

也就是石油油船,是一种散装运输油品的商船。根据运输油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原油油船和成品油船。

①原油船(Crude Tanker),用于将大量未加工的原油从提取处运输到精炼处。

②成品油船(Product Tanker),一般船型较小,用于将加工好的石化产品从精炼处运输到就近的消费市场。

油船在国际上一般以载重吨(DWT)的大小进行分类,下文所说的船舶大小均指载重吨。

载重吨(DWT)

顾名思义,载重吨是指船舶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分为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总载重吨是指在任意的吃水下,所能允许船舶装载的最大重量,其数值等于船舶满载排水量减去空船排水量。在不同的海区、不同盐度、不同纬度和季节,总载重吨的数额并不一致,诸如国际航行海船一般有热带淡水、淡水、热带、夏季、冬季、北大西洋冬季等不同的载重吨位,木材船还有木材载重吨位。这些吨位都以载重线的方式勘绘在船体上。

净载重吨是指在具体的某个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货物重量。也就是总载重吨减去燃油、柴油、淡水、备件、物料、供应品、船员和/或旅客及其行李以及船舶常数(包括船底壳附着物、机械内油品残留物等)所得到的载重吨位。

我们熟悉的干散货船、油轮的分类,例如好望角型、巴拿马型、灵便型、阿芙拉型、苏伊士型……等,均是以载重吨为标准划分。

9. 船舶破冰等级

破冰船破冰能力可分7个等级,具体等级破冰厚度如下:

1、PC1,全年在所有极地水域。

2、PC2,全年在中等厚度的多年冰龄状况下。

3、PC3,全年在第二年冰龄状况下,可包括多年夹冰。

4、PC4,全年在当年厚冰状况下,可包括旧夹冰。

5、PC5,全年在中等厚度的当年冰龄状况下,可包括旧夹冰。

6、PC6,夏季/秋季在中等厚度的当年冰龄状况下,可包括旧夹冰。

7、PC7,夏季/秋季在当年薄冰状况下,可包括旧夹冰。 但是各类冰区加强规范的前提与根本在于冰级的设定与定义,而冰级的定义则只能基于目标海区的 中长期冰情观测资料。 各规范明确规定,根据船舶服务航区选择适宜的冰级是船东责任。为方便船东,IACS PC采用 WMO解释,对各冰级对应的海冰形态作直观描述。 在载荷系数、冰带加强范围、加强要求等方面均直接给出与冰级相对应的计算参数,但对海冰的 具体物理参数均不作显式规定。

10. 船舶冰区级别与要求

破冰船在冰上走最好。

破冰船是用于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舰船进出冰封港口、锚地,或引导舰船在冰区航行的勤务船。分为江河、湖泊、港湾或海洋破冰船。

船身短而宽,长宽比值小,底部首尾上翘,首柱尖削前倾,总体强度高,首尾和水线区用厚钢板和密骨架加强。

推进系统多采用双轴和双轴以上多螺旋桨装置,以柴油机为原动力的动力推进。螺旋桨和舵有防护和加强。破冰时,首部压挤冰层在行进中连续破冰或反复突进破冰。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