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新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展示销量和排名在汽车行业开始流行起来。


所以每个月初,恐怕也是各车企营销部门最忙碌的时候。如果别人展示而你不展示,你的销量肯定不会好看,你也不能把它当作别人的“嫁衣”。


所以,如何为自己的车型找到一个好的“定语”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查看该地区是否是第一,然后看某个价格范围。如果不起作用,只需指出即可。 “细分市场”,至于什么样的细分市场,只要我不说,谁也找不到漏洞。


为了省去车企找“属性”的麻烦,笔者根据7月份的销量,排名了7个第一,简称“七佳”。


快来看看你最喜欢的车企有没有上榜,或者说你心目中的“最XX”是哪一家?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比亚迪无愧“销量第一”的称号。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7月份合计销量249,959辆,同比增长54.1%。


如此恐怖的销量,每月还能保持较大增长的恐怕就只有比亚迪了。


年初,比亚迪给自己设定了3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然而,截至7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为1,509,266辆,仅达到全年销售目标的一半。


比亚迪想要实现目标,未来比亚迪需要平均每月销售30万辆,压力很大。


不过笔者认为,比亚迪实现月均销量30万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方面,Song Pro DM-i自冠军版推出以来销量持续攀升,月均销量突破2万台。此外,Seal DM-i将于下半年推出。车型的升级、产品线的丰富可以为销量带来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风豹和阳王车型将在下半年上市交付。从他们目前的受欢迎程度来看,他们还可以为销售提供支持。


你觉得比亚迪能做到月均销量30万辆吗?


7月份,吉利品牌共销售汽车104,480辆,同比增长约8%。


如果说几何是吉利的遗憾,那么银河系列无疑是一次美丽的翻身。


笔者将“最稳定”授予吉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Galaxy L7的稳定增长。


在上个月的《智数车市》专栏中,作者断言下个月Galaxy L7的销量将突破10000台。这不,上市第二个月,新车销量就达到了10058辆。


唯一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外观“更像新能源车”,质感好,起售价13.87万元。 Galaxy L7 的热销并不奇怪。


吉利银河L6将于9月正式上市。笔者有幸静态体验了一下实车,其做工品质还是在线的。


个人觉得,如果这次Galaxy L6的上市定位能够更加明确,并且关键配置不随意改变,并且借鉴L7的经验之后,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就不成问题了。新车首月破万元。那欢迎你来“打脸”。


此外,预计今年内,吉利银河将实现全国650-700家专卖店的渠道规模。如此多的资源倾斜,Galaxy系列的销量将会“稳中有进”。


至于目前汽车行业最让人讨厌的厂商,我想说的是理想汽车。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吧?


销量第一、排名第一的“趋势”如果真的需要追溯到源头,我个人觉得也必须追溯到理想。


7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34134辆,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与此同时,7月中旬,理想也完成了第40万辆汽车向用户的交付,成为首家实现这一成就的国内新造车企业。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已于去年6月陆续发布。此后,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0万辆。


理想的销量令人欣喜,“微博之王”李想自然尴尬了。


李想发文称,“产能是这个季度唯一的瓶颈,这个季度没有解决办法(哭表情)”。


李想的言下之意是“唯一能限制理想汽车的就是产能”。可以说是终极的凡尔赛宫。


“冰箱、彩电、大沙发”、“续航延伸就是垃圾”,网络上关于理想的争论不断,但不得不承认,其产品确实俘获了消费者的心。


专攻家庭出行场景,在用户能感知的方面下功夫,李想不一定最懂技术,但他最懂产品。


对手最高的尊重就是模仿。 看看目前同目的车型,比如蔚牌揽山DHT-PHEV等,是不是开始走理想的道路了?


前段时间的理想家居科技日,理想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发布旗下首款纯电动旗舰——理想MEGA。


对于首款纯电动车型,理想也在家庭科技日上展示了相关技术。 5C充电(充电9分30秒,续航里程400公里)、Mind GPT等可能会首先在MEGA上使用。


至于MEGA能否实现理想的愿望,成为无论能量型还是体型销量第一、销量超过50万台的产品,我们拭目以待。


“最具潜力”用在新势力“御三甲”之一的小鹏身上似乎有些失礼,但用在低迷已久的小鹏身上却恰到好处。


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11,008辆。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其今年以来首次月销量突破1万台。


过去,小鹏凭借P7出色的外观设计和产品实力,成为“御三家”之一,成为新势力中的领军厂商。


此后无论是P5还是G9都无法复制P7的成功。小鹏急需一款爆款车型来拉动销量,G6被寄予厚望,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最有可能。


据小鹏汽车官方数据,7月中旬至7月底,G6已在全国110个城市开始大规模交付,7月份累计交付超过3900辆。尽管产能不足,但这仍然存在。


凭借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清晰的车型配置,小鹏G6后期销量将持续上涨。不过,小鹏汽车可能需要寻找另一位设计师。外观上的缺陷会限制它的上限。


上半年,网络上不断流传小鹏汽车要破产、小鹏汽车可能停止产销、转型供应商的消息。这无疑会给潜在消费者留下负面印象。


不过,下半年,大众投资小鹏汽车的消息无疑将打消上述传闻,市场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


大鹏展翅,翱翔万里。下半年将是小鹏汽车发力的一年。


创维,这两个词大概让人想到的是彩电而不是汽车。


就是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制造商。 7月累计交付3452台,连续两个月月销3000+台,超越众多口碑极佳的新晋实力厂商。


创维汽车无愧最“默默赚钱”的称号。


创维汽车不搞概念,也不用微博。它遵循一条非常简单的路线:便宜的价格和大碗。


笔者在创维HT-i车圈潜伏了一段时间。虽然很多人担心这个品牌是不是认真造车的,但我看到12.98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纯电续航里程81公里的WLTC插电混动。它是一款中型SUV,轴距2800mm,实际空间不小,还是蛮让人期待的。


据了解,在四五线城市,创维彩电卖场也有创维汽车展车,其销售渠道不容小觑。


广汽艾安销量依然强劲,7月共销售45025辆,同比增长80%,但含水量不小。


广汽艾安主要针对网约车和租车市场,C端表现平平。


以6月为例,总销量45,013辆中,AION S 22,487辆,AION Y 20,583辆,这两款“网约车”车辆占比高达95.7%。


“网约车”虽然可以支撑销售,但不利于品牌发展,所以艾安创立了好博品牌。


除了1.9秒破百但仍在PPT上的Hyper SSR之外,量产车Hyper GT也已正式推出。据了解,7月新车交付量为2011辆。


与上市之初2万多台的订单相比,2011年的交付业绩仅仅达到了1/10。看来Hyper GT的产能还在攀升。


哪吒汽车7月共交付10,039辆汽车,已连续三个月下降。


我们在 6 月损失了 13,000 台,在 7 月损失了 11,000 台。 8月份能不能保住1万个单位还是一个问题。


为了拉动销量,哪吒S新车型上市了。价格较老款下降了3万元。配置进一步完善。销量可能会增加,但老车主已经感到背后被刺伤了。


其实,这也是目前正在苦苦靠性价比养活自己的新二三线势力,包括上面提到的零跑汽车、创维汽车都会面临的问题。


如今,一线新势力和老牌厂商纷纷涉足新能源赛道。比亚迪海鸥、吉利银河L7、别克E5等车型兼具品牌力和性价比,而且还覆盖了各种车型。自然,让消费者用脚投票。


恐怕随着新能源竞争的持续,更多的二三线新势力会落后。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新能源赛道。我们可以看到合资品牌已经开始行动了。大众ID.3通过降价7月订单突破万辆,别克纯电动家族7月凭借高性价比实现8692辆。


在这个巨变的市场中,你认为谁最“有实力”,笑到最后?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