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新闻

海豚始终是一种友善的动物,人类在水中发生危难时,往往会得到它的帮助。海豚也因此得到了一个“海上救生员”的美名,许多国家都颁布了保护海豚的法规。在人们对海豚没有充分认识之前,总以为它是神派来保护人类的。由于科学的进步,对海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其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动物学家发现,海豚营救的对象不只限于人,它们会搭救体弱有病的同伴。1959年,美国动物学家德・希别纳勒等人在海中航行时,看到两条海豚游向一条被炸药炸伤的海豚,努力搭救着自己的同伴。

海豚也会救援新生的小海豚,有时候这种举动显得十分盲目。在一个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小海豚一生下来就死掉了,但它仍然不断地被海豚妈妈推出水面。其实,凡是在水中不积极运动的物体,几乎都会引起海豚的注意和极大的热忱,成为它们的“救援”对象。

有人曾做过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海豚对于眼前漂过的任何物体,不论是死海龟、旧气垫,还是救生圈、厚木板,都会做同样的事情。195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洋水族馆里,有一条海豚为搭救一条长1.5米的年幼虎鲨,竟然连续8天把它托出水面,结果这条倒霉的小鲨鱼终于因此而丧了命,海豚的善心反而酿成错误。

一些海洋动物学家认为,海豚救人的美德,是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因为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类动物,它们在游泳时可以潜入水里,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把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就会窒息而死。对于刚刚出生的小海豚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到达水面进行呼吸。海豚母亲会用喙轻轻地把小海豚托起来,或用牙齿叼住小海豚的胸鳍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够自己呼吸为止。这种照料行为是海豚及所有鲸类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是在长时间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保护同类、延续种族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这种行为是不分对象的,一旦海豚遇上溺水者,或一个漂浮的物体,也会产生同样的推逐反应,从而使人得救。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巧合,海豚的固有行为与感动人心的“救人”现象正好不谋而合。

友善的海豚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