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赛车

1.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全球约有30多亿人住在沿海地带或离海岸约100千米的范围内。

人类在陆地活动中产生的大多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都排入海洋。大量垃圾、塑料渔具、石油泄漏等,直接造成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如沼泽地、红树林和珊瑚礁。

沿海湿地急剧减少,过量捕捞和水质恶化使海洋生物资源迅速减少。

2. 塑料制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我们平时是这样概括海洋垃圾种类的:海洋垃圾主要包括商业船只排放的货运垃圾和厨房垃圾、渔船丢弃的渔网和钓鱼箱、日常生活垃圾、工业生产垃圾、农业污染物、医疗废物以及不断排放入海的污水等。这种定义未免太宏观,如果我们有能力像盘点超市库存一样,对海洋中的 “垃圾库存”进行一次彻底 “大盘点”的话, “种类繁多,目不暇接”的海洋垃圾绝对会让人们大吃一惊!

重金属类 石油化工、冶金、制药厂所排出的污水中所含的汞、镉、铜、铅等;以燃煤为主的火电厂大量排出的二氧化硫;每年经由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的多达600万吨左右的石油及石油制品;含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

塑料和聚苯乙烯类 塑胶 (树脂)颗粒、塑料原料;塑料包装环和线圈;食品包装袋、塑料瓶、塑料袋及其他压缩包装的家庭用品;一次性餐具;商业和工业磁性片材;注射器、包扎带和手术手套等医疗废物;食品容器;罐装油或其他液体形式的危险废物;笔、梳子、鞋底;塑料玩具;渔网、蚊帐、钓鱼线;绳子、捆扎带;荧光棒;安全帽;塑料家具;炸药筒、钻孔插头、雷管;浮标;发泡胶。

橡胶类 手套;气球;雨靴;避孕套;轮胎。

木制品类 建筑木材;养殖笼;集装箱;木塞;刷子;家具。

金属类 铝制或锡制饮料罐;自行车;剃须刀;罐头;针、刀;家电;汽车零部件;带刺铁丝;气雾罐;油漆罐;金属包装桶;金属板;铁链;枪支和弹药;金属工业废料。

纸制品类 箱包;香烟盒、烟头;纸盒、纸杯;纸板箱和纸板件;报纸和杂志;纸巾。

纺织品和皮革类 服装、手套、鞋子;布料;抹布;棉绳;装饰用织物;包扎带和棉签;卫生巾、卫生棉、尿布。

玻璃和陶瓷类 碎玻璃;食品和饮料瓶罐;药瓶;灯泡、灯管;花盆、花瓶。

正是以上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和工业废品成为了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随着风和洋流的运动,这些海洋垃圾得以随波逐流, “到处留情”。

有多少:海面到海底,南极到北极

我们所消耗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可能流入大海。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上,一部分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海滩上的大部分垃圾由风和海浪带入到海中。在浅海海域,海洋垃圾随着水流不断进行水平性或垂直性运动,到处漂流或上下浮沉。

据统计,塑料和聚苯乙烯类制品占海洋漂浮垃圾的90%。在海底深处,海洋垃圾也无所不在。以大西洋北海为例,据评估,每平方公里的海床上就有大约110件海洋垃圾,以此推算,在北海海底就有体积达60万立方

3.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有关报刊

每年约有1000万吨塑料被倒入海洋,由此造成的污染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可见的海洋漂浮塑料其实仅占其中的1%,剩下的99%被认为流向了深海,但具体去向一直是未解之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试图回答了这一问题。

以下回答来源于《返朴》

图片来源:m.autoobserver.net/en/environment/ocean-currents-create-microplastic-hotspots-deep-in-the-mediterranean/

研究者收集了地中海海底的沉积物,发现了有报告以来最高含量的微塑料——海底仅1平方米的薄层中就有多达190万个微塑料碎片,这一惊人的数字可谓远远超乎人们想象。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分离微塑料进行计数和红外光谱分析,并与深海洋流模型及海底测绘相结合,以展示深海洋流如何影响微塑料分布。

研究表明,深海洋流将微塑料碎片输送到海底。微塑料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被深海洋流裹挟、富集在沉积物中,进而分布在特定海域。由于洋流还携带氧气和营养,故相应区域可能还容纳着消耗吸收微塑料的生态系统。

微塑料被海底洋流收集携带,进入海底沉积 |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本研究首次将深海洋流与海底微塑料浓度联系起来,将有助于预测深海微塑料富集区的分布,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正如研究负责人之一、美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的迈克·克莱尔(Mike Clare)博士所说,“海底洋流研究可帮助寻找深海‘失踪’的微塑料。研究结果也强调了政策干预的必要性,我们应限制塑料流入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DOI: 10.1126/science.aba5899

[2]m.autoobserver.net/pub_releases/2020-04/uom-sfh042820.php

4. 塑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洋减塑的重要性在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以下是几个具体原因:

1. 保护海洋生物:塑料污染是海洋生物面临的一大威胁。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后会分解成微小的塑料颗粒,被海洋生物误食或吸入,导致中毒、窒息或饥饿。减少塑料使用可以减少这种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数量,帮助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2.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塑料可以破坏珊瑚礁、海草床和海洋沉积物等关键生态系统,破坏物种多样性,影响海洋生态平衡。通过减少塑料使用,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3. 保护人类健康:塑料垃圾中的化学物质和微塑料对人类健康也构成潜在风险。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我们的食物和饮水中。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内分泌干扰、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减少塑料使用可以降低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4. 可持续发展:减少塑料的使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塑料主要由石油制成,使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通过减少塑料使用,可以降低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可持续的资源利用。

减少塑料使用不仅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地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行动。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少包装产品、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或替代品,以及参与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等行动来降低塑料使用量,为海洋减塑做出贡献。

5.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有哪些

塑料被丢弃到海洋里后,被海水浸泡

6.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论文

1 塑料对海洋动物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 塑料被海洋动物误食或误飞,导致动物内部器官受到损伤或死亡;同时也会缠绕在动物的身体上,导致动物活动受限、窒息甚至死亡。此外,塑料在海洋中的分解速度很慢,这些污染物会在海洋里积累并影响整个生态系统。3 整个社会应该担起责任,采取行动来缓解这种危害。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建立并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7.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污染

第一、侵占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8. 塑料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回答如下:海洋发展的利与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利:

1. 资源丰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库,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于矿物、石油、天然气、鱼类等的需求。

2. 经济贡献:海洋经济包括渔业、航运、旅游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3. 科学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地质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 交通运输:海洋是连接各大洲的重要通道,海洋交通运输能够实现大规模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弊:

1. 环境破坏:海洋开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珊瑚礁等,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气候变化:海洋发展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海洋污染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4. 国际争端:海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如领土争端、渔业争端等,影响国际关系稳定。

综上所述,海洋发展既带来了利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需要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9.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英语作文

一、环境危害

1. 对野生动物产生严重影响。塑料碎片可能会误伤甚至致死野生动物。

2. 海洋污染严重。海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

3. 导致生态失衡。广泛使用塑料会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健康危害

1.污染食物链。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进入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2. 素致癌风险。某些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容易诱发癌症。

3. 危害生殖系统。一些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影响生殖系统。

解决措施主要有:

1. 减少塑料使用。推广复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2. 实现源头分类回收。了解常见塑料的回收号码,从源头正确分类回收。

3. 扩大生物降解塑料使用量。研发生物质降解性能更好的生物塑料。

4. 从公共场所开始清理塑料垃圾。政府和企业应引领公众意识,从公共场所减少塑料使用。

5. 制定严格的塑料垃圾管理法律。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塑料污染行为。

以上是塑料污染的主要危害及其解决途径。塑料污染问题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参与,才能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如有进一步问题,欢迎和我交流。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