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汽车

  【报道】本文是“双15”故事的大结局——2021年10月,我开着途安15年,第15次进藏。本次自驾之旅分为8个部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最后一篇,讲的是从格尔木出发,经过茶卡盐湖、日月山等地,最后回到北京的经历。

  到达格尔木,藏区之旅就结束了。事实上,这里的海拔仍然接近3000米,距离北京还有2560公里。但每次走到这里,我都感觉离家很近。难怪从德胜门出发的京藏高速一直到达格尔木。一旦上了高速公路,漫长的路程似乎一下子就缩短了。

  今天是此行的第13天。我的下一份工作将在两天后开始,这意味着我明天晚上必须返回北京。于是,我早上6点30分摸黑出门,开车出城,告别109国道,拐上京藏高速。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快八点的时候,完美的日出出现在我的面前。

  这一段路路况很好,车辆也很少。然而,拐角处的109国道上却有很多车。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省钱都走国道呢?

  四个小时后,快到茶卡镇的时候,有一段高速公路还没有完工,所以我们只好离开高速公路,沿着109国道穿过茶卡镇。

  茶卡镇因茶卡盐湖而闻名。刚出小镇,就到了盐湖风景区的入口。远远望去,看到一个巨大的新游客中心和瞭望塔,就进去看看。

  虽然我每次坐109回家都会经过这个地方,而且这里的盐雕也很有特色,但我一直对平地的湖水不太感兴趣。从远处看一眼就足够了。你可能不相信,我开车去新疆路过赛里木湖时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刚过了茶卡盐湖,就可以立即回到高速上继续东行。

  这段高速公路不需要你上路刷卡、下路付费,而是一次性付费。沿途没有公共服务区。相反,路边有一个地方可以偶尔停车。有一次,我停车休息时,看到地上散落着几个塑料瓶,垃圾桶就在旁边。我不禁想起昨天在“绿河”保护站看到的情景。拍完照片,我用手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

  车程2个半小时,路过日月山。之前我也路过青海湖出口。如果我昨天能早一点到达格尔木,我一定会开车去青海湖的黑马河乡停留,因为如果幸运的话,我可以在那里看到美丽的日出。

  日月山海拔3000多米。关口有两座山头。这里曾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线。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在此打破了一面“日月镜”,“日月山”之名由此而来。

  过了日月山,再走几十公里就到了西宁。但我又舍不得这么快离开青藏高原,于是我从日月山向东,沿着一条普通的道路来到了拉吉山。

  这段路的风景依然保持着青藏高原的风情。

  只是沿途有很多帐篷接待站,卖牛肉、酸奶等,堪称高原农家乐。哦,不,应该叫木家乐。

  向东行驶45公里,到达拉吉山口,拉吉山口海拔3820米,属祁连山脉。和日月山一样,它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翻过山口,下坡。这座山脉的南侧是畜牧区,北侧是农耕区。至此,我正式告别青藏高原。

  海拔不断下降,下降到2000多米时,我们就过了湟中。是西宁市的一个区。市区旁边有一座很大的塔尔寺。它的起源源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

  穿过湟中10多公里,接近西宁市后,经过城南,回到京藏高速,向兰州方向行驶。

  这段路虽然连接两个省会城市,但汽车并不多。整个下午,我看到两起交通事故,似乎都是超车造成的。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在川藏公路上同样的情况。其中一人肯定是在逆向行驶时强力超车,与迎面驶来的车辆正面相撞。

   沿着高速公路,我们先经过兰州,黄昏时分又驶过白银市。晚上9点左右,我们进入兴仁服务区休息。那天我们行驶了1300公里。

  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下高速,而是在服务区过夜。途安虽然只是一款紧凑型轿车,但是空间足够了(下图是出发前用手机拍的)。如果你把行李移到前排,就可以腾出地方睡觉。不过,地板不平坦,需要垫子。

  MPV和SUV都被称为多用途车,但各有特点——MPV的底盘离地间隙与轿车相同,因此车内高度相对较大; SUV的底盘离地间隙比较大,遇到烂路时不用太担心。因此,多功能前面加上了“运动”二字。不过,正是因为给了底盘一些空间,所以车内高度稍微小了一些。

  可见,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它只是适应或不适应你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制造商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汽车。以上汽大众为例。如今,其车型种类非常丰富,约有20种类型,既有途安L、威然等MPV,也有途凯、途岳、途观L、途昂等SUV。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需求是什么。

  我舒舒服服地躺在车上,睡得很香,就被噪音吵醒了。我看了看表,才半夜两点。原来,又来了两辆车,停在我旁边。他们似乎是从西藏回来的。车上的人都很兴奋,有说有笑,丝毫没有疲倦的迹象。吵得我睡不着,只好开车走了。走了100多公里,换到一个服务区,然后就睡觉了。

  当我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早上六点了,我洗完澡就出发了。回家至少有两种方法。一是始终沿京藏高速行驶。二是转宁夏高速公路向东,经定武高速、青银高速、苍榆高速、荣乌高速等,途经宁武、代县、繁峙、涞源、黟县,最后换乘京昆高速并进入北京。

  第二条路稍微近一些,所以就选择了它。

  途中,临近靖边时,未能进入服务区加油。经过计算,勉强可以开到下一个服务区,但风险有点大,于是在靖边下了高速,进城加油。有一年春节,一位朋友在服务区上厕所、加油,排队一个多小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下高速公路,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

  过了靖边,有榆林、神木,再在府谷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省。一路上车子不多,步行也很方便。过了繁峙后,有大量隧道,限速70公里。然而,有的隧道只有一两百米长,甚至不到百米长。你还是要把速度从100公里降到70公里,这是很麻烦的。我看到一些当地牌照的车不减速,我就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藏头,但我又不敢冒险,所以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终于,下午5点30分,我们走完了最后一段高速,进入了北京市中心。从格尔木到北京的路费总计922元。

  进城后,正好赶上了晚高峰。晚上7点,我们走了20分钟,一个半小时才到家。里程表显示231,207公里,出发时为222,666公里。也就是说,此次行程总共行驶了8541公里,总燃油量为555升,相当于每百公里6.5升。

  当我第一次去西藏回来时,一群朋友已经在餐厅里等着了。大家都开了香槟,玩得很开心。以后你要是经常去那里,就不会当回事了。不过,虽然这是我第15次去西藏,但意义重大——我用的是一辆15年车龄的车。

  我对这辆车感到非常自豪。足迹遍及漠河、三亚、红其拉甫、拉萨以及我国的东南西北。

  有人认为车龄超过10年的汽车就属于旧车,应该报废回收。但事实上,只要你是“名门望族”,往往就能完好无损。比如这辆途安,从里到外都还是我买车那天的样子。 15年过去了,连一点异响都没有。无论功能还是性能,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你可能会说,你既然从事这个行业,自然会好好照顾它。事实上,在过去的15年里,我只是简单地按照维护手册进行操作。比如15000公里换机油,30000公里换空气滤清器,60000公里换火花塞。发动机和变速箱没有经过任何修理,也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保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西藏之行。对此,我想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买车应该把质量和技术放在第一位。

  有些人非常关注中控屏,尤其是智能网联、语音控制等功能。我认为,虽然智能很伟大,但对于汽车来说,它应该放在第二位。第一要务必须是质量和技术。

  关于质量,我举个具体的例子——10年前,我被勒令开始《拆车坊》。在亲手拆解很多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传统厂家和后起之秀之间的区别。传统大厂的汽车无论拼装多少次都非常容易拆装、折腾,因为做工精致,公差很小,而且各种塑料件的质感也很棒,而且能经受住反复的“折磨”;拆装一辆汽车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因为设计比较马虎,公差也比较大。至于塑料件,一不小心就会破裂。

  说到技术,指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而这些恰恰是实力雄厚的传统汽车厂商的强项。

  即使是电动汽车,传统汽车厂商在制造和技术方面也具有优势。另外,还有底盘技术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包括悬架和转向。

  在售后服务方面,传统汽车厂商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是4S店多,二是配件充足。比如这辆途安是15年前生产的。店里各种配件一应俱全。

  所以,我对传统汽车厂商非常信任。

  第15次开着15年的车进西藏,感觉很幸福。通过这次自驾之旅,事实证明,买车时应该注重品质和技术,而不是中控屏和智能网联。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锦上添花。


  #15年途安,第15次西藏之行#游记——如果用电脑阅读,请点击下图进入。

  篇一:买车一定要充分利用——这辆途安北上漠河,南下三亚,西上攀登新疆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现在,它已经从北京来到了西藏。

  第二部分:虽然这辆车已经有15年了,但是一切都很好,性能还是一样。不,只是放假,不用准备,拿起钥匙就走。

  第三部分:由于是公共假期,所以人很多。所以,我选择在服务区过夜,完美避开了拥堵。

  第四部分:攀登折多山、宗巴山、东大山,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一路顺利。

  第五部分:一一翻越川藏公路上的14座山峰,我们终于再次到达拉萨。

  第六部分:从拉萨向西前往日喀则,沿途欣赏冰川和圣湖。

  第七章:这辆车虽然有15年的车龄,但在连续攀爬三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时,表现却极其出色。事实上,在过去的15年里,它的三大部件从未进行过任何维修——这表明了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

  第八篇:顺利回到北京,用实际行动证明,买车还是应该注重品质和技术,而不是中控屏、天窗、真皮座椅。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