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评测

如果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价格下调到一定程度,你会考虑购买吗?


销售数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比如上汽大众ID.3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1.3万辆,但立马优惠3.7万元后,连续两个月突破万辆


毫无疑问,降价后,上汽大众ID.3打破了合资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不超万辆的魔咒,开启合资纯电动新时代车辆


?一汽大众ID.4 CROZZ优惠4.35万元,ID.6 CROZZ优惠4.5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合资品牌中新能源的领头羊,大众汽车通过降价来增加销量。这是否意味着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大规模降价潮即将到来?


今年上半年,多数主流合资品牌表现不佳,中国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明显。


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燃油车型未能带动合资品牌的销量增长。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尚未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车型方面,合资品牌多款重磅车型销量并未起色。 比如日产ARIYA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1500辆,福特电马近半年月均销量不足300辆。 。


只有前面提到的上汽大众ID.3和终端优惠10万左右的宝马i3能够连续多月交出好成绩,而前者已经很难了在终端找到。


上汽大众ID.3的供不应求也产生了“虹吸效应”。据一线销售人员介绍,ID.D中还销售其他车型。家族也增加了,比如ID.4可以添加1-2个订单。


这说明,在价格有一定优惠的情况下,选择大众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也不少


除了大众之外,丰田、日产、通用等合资品牌也拥有“品牌光环”的优势以及在中国庞大的用户基础,因此降价的方法增加音量也可能适用。


而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正是年底前拉动销量的好时机。对于大多数销量下滑严重的合资品牌来说,现在已经很难再等到了。


9月以来,自主新能源车型“价格战”愈演愈烈,小鹏P7i、新文杰M7、比亚迪元Pro、吉利熊猫mini等多款不同定位的车型加入进来,如果合资品牌不让步,除了销量表现不佳之外,是否还会被怀疑态度傲慢?


?车辆。


但现实比喊口号要困难得多。如何将群众基础转化为额外用户是问题。


? VBMEQyQzY5NUY5QjgyNjI0NTVEQy5qcGc=/} ?高达70%,毫无疑问我国目前是一个存量汽车市场。 而且据调查,未来一两年,合资车企的老用户将会加速购买。


因此,合资车型需要抓住这群人,尤其是品牌的老用户,否则之前的用户群优势就会丧失


对于价格合理的合资新能源车型,老用户选择继续信任同一品牌的可能性不小。以上汽大众ID.3为例,一线销售表示,感兴趣的客户购买过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高达85%。 ,家里基本上已经或者使用过大众车型。


因此,为了赢得更多老用户的青睐,合资新能源车型也需要一波降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防止他们“远离别人”。


另外,降价后还可以挖掘一波潜在客户。可以通过爆炸性的价格获得关注,让大家可以比较。最终,即使没有成交,也能扩大品牌影响力,照样赚钱。


虽然大部分合资车型还没有完整的新能源车型矩阵,似乎可以等到车型品类更加齐全之后再集中精力,但问题是他们需要一个留下来的机会在“卡牌桌上”,如果现在不降价来捕获大量新用户,未来甚至可能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迫于市场压力之外,合资新能源车型的高定价也值得降低。


一款车型卖得好不好,关键之一就是性价比。国产汽车自燃油时代以来就具有一定的优势,进入新能源市场后依然如此。相比之下,合资新能源车型就显得价格昂贵。配置低。


以上汽大众ID.3为例。其厂家指导价为162,888-192,888元。如果与指导价相近的同级别国产车相比,在配置上并无优势。


比如与秦PLUS EV 500KM豪华版(16.18万元)相比,大众ID.3纯智能版(16.2888万元)拥有更好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主动安全功能、内饰材质等。他们都低人一等。


不过降价后,上汽大众ID.3无论是车身尺寸、动力性能还是续航能力,都比售价11万-13万元左右的A0级车型要好,更高的产品定位也让销售策略转变为“错位竞争”,这也是它降价后销量能够立即起飞的原因。


目前,合资品牌也意识到自己的新能源车型定价偏高,有觉醒的趋势。


可以发现现在新合资新能源车的定价已经开始与燃油车型接轨,有一种针对自主品牌定价的感觉,这样如别克E4/E5和日产ARIYA 500新车型。


这背后的本质可能是:合资品牌想要重塑新能源车型的新价格体系


对于已经上市的合资新能源车型来说,降价也恰逢这个过程,因此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增大。


而觉醒不仅仅是降价,合资品牌也在寻求与自主品牌的合作,试图推出更多平价车型。例如,大众携手小鹏汽车,持股4.99%,计划共同开发新车型。


再次强调,当合资品牌将价格推向与自主品牌同一水平时,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可能才真正开始。



同时,即使合资新能源车型的降价浪潮真的到来,我们也不能将其视为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合资品牌的自我重新定位和价格体系测试一两种产品后。的重塑。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是合资品牌的粉丝,买车可以省不少钱;如果没有,那么价格合理的合资车型就可以加入市场竞争。与自主品牌整合后,所有新能源车型的价格也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合资品牌不断调价的结果就是我们成为了别人羡慕的对象。毕竟德国人需要花我们三倍左右的价格才能买到“自有品牌”的ID.3~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