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评测

目录

一、交通伤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

1、1.交通伤害起诉的程序是什么?写民事诉状,根据自己的主张准备充分的证据,然后向被告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的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法院立案后,会收到诉讼权利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开庭通知书;被告有转移财产迹象或者为保证判决及时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

2、3.一审诉讼和二审诉讼;庭审期间,各方当事人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依法判决。

3、4.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决后,被告未在判决或者调解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二、交通事故索赔的一般程序交通事故索赔的处理步骤和流程第一步是交通事故后的对策。

4、1.拨打120急救电话抢救伤者,并采取一些适当的应急措施;2.保护网站;因抢救伤员或者恢复交通秩序等原因需要移动伤员和车辆位置的,必须对位置进行标识,避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清。

5、3.自行达成赔偿协议或拨打“122”报警;第二步,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1.现场调查。

6、交警部门核对现场勘查记录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字;因检查需要,可以扣留事故涉及的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审查。

7、经调查,交警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交警部门经勘验、检查,应当自调查交通事故现场之日起十日内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应当在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车辆被查获后十日内进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8、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复检鉴定结果确认后五日内进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警察部门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如果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不服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9、3.行政处罚;对交通事故责任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交警大队将对责任人作出处罚决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定时效;4.组织赔偿调解。

10、在确认伤者治疗结束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的,填写《调解终止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步是诉讼和执行;1.写民事诉状,根据自己的主张准备充分的证据,然后向被告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的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2、2.法院立案后,会收到诉讼权利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开庭通知书;被告有转移财产迹象或者为保证判决及时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3.一审诉讼和二审诉讼。

13、庭审期间,各方当事人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依法判决;4.申请强制执行。

14、法院判决后,被告未在判决或者调解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当今社会交通事故非常频繁;因为车辆的普及,很多人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悲剧发生。

15、交通事故伴随着人员伤亡;如果行为人因为交通事故需要被起诉,就存在程序问题;先写诉状,然后法院立案再审判。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起诉程序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起诉程序

1、立案阶段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2、庭前准备阶段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答辩意见后会送达给原告;有的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限期举证通知,此时,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举证。

3、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交延期举证申请;开庭审理阶段开庭时,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4、随后,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发问、相互发问,最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各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最后意见,庭审结束;裁判阶段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结合各方提供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结果。

5、随后送达裁判文书,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日;如放弃上诉,则上诉期届满,裁判文书生效。

6、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三、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