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技术 > 发动机

发动机冷却系统

2024-02-18 19:17

发动机冷却系统

一、冷却系统的组成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等部分组成。

二、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冷却系统主要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热量带走,使发动机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2. 冷却系统的工作流程:当水温低于80℃时,节温器主阀门关闭,旁通阀打开,冷却水由发动机缸体水套经节温器旁通阀沿水泵进水软管流向前置式水泵,做好启动前的预循环准备;当水温高于80℃时,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旁通阀关闭,来自散热器上水室的水经右出水管、水泵进入缸体水套,此时散热器开始散热;当水温高于95℃时,散热器出水管上的补偿水管打开,使冷却水由散热器流向前置式水泵,此时散热器散热能力最强。

3. 散热风扇的作用:当水温高于90℃时,散热风扇在散热器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控制下逐渐打开;当水温达到105℃时,风扇全速运转;当水温低于90℃时,风扇在9

2.5℃重新关停。另外在非开锅(水温传感器水温≤116℃)的情况下,若将空调开关打开,风扇也会以高速运转约3分钟;若水温正常(116℃≥水温传感器水温≥93℃)时,打开空调开关,风扇也会以高速运转约3分钟;若水温正常(116℃≥水温传感器水温≥93℃)时,断开空调开关,风扇也会以高速运转约3分钟。

4. 电子扇工作原理:电子扇是由电子扇电机驱动的,该电机由ECU控制继电器控制。当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水温传感器信号控制电子扇继电器吸合或断开。当水温低于88℃时,ECU控制电子扇不转;当水温超过90℃时,ECU控制电子扇运转。

5.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由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构成,当冷却液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之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最终将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数值通过电流信号输送给ECU。

6. 故障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如果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磨损加剧以及缸体变形等故障。因此,定期对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和保养是非常必要的。

三、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 定期更换冷却液:在平时保养时要注意定期更换冷却液,一般来说普通矿物油的更换周期是两年或四万公里左右。对于油品比较差的一年要换一次。而对于油品好的可以延长到三年换一次。防冻液更换周期一般比较长。建议每年或2万公里左右检查一次。另外有些车友认为不需要换油其实也是不对的。由于油品的质量不同和车的用途不同更换周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车主最好在行驶2年或4万公里后更换一次防冻液。在平时要经常检查液面高度和是否变质等。

2. 清洗水箱:平时要经常清洗水箱外部和内部的水垢。方法是使用专用清洗剂清洗水箱外部并用水冲洗干净即可。而清洗内部则需要拆开水箱进行清洗。同时还要清洗发动机表面和散热片以及水箱盖等处的污垢等杂质以免影响散热效果和引起烧缸事故发生等。最好每月定期清理一次并检查胶管是否破裂等避免堵塞而导致故障的出现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清洗检查是否存在泄露和老化等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并排除故障发生概率的出现等问题。

3. 检查水泵:水泵是整个冷却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部件之一。因此要经常检查水泵是否漏水轴承是否良好以及皮带是否松紧适度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等问题出现。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水管是否老化或开裂等问题以免引起漏水导致故障的发生等问题出现等。建议每年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一次大修或更换部件等方法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并且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等问题出现!此外还要注意在日常使用中避免激烈驾驶以免引起高温而导致故障的发生等问题出现等!

4. 检查散热器:在夏季要经常检查散热器的水量以及是否有漏水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以免影响散热效果而导致高温等问题出现等!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打开散热器盖以免烫伤或引起其他事故发生等问题出现!

5. 检查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是整个冷却系统中比较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