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导购

1. 智能化船舶与海洋装备实验室

1 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3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

4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所

5微尺度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6 信息科学实验室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7分子化学实验室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

8武汉光电实验室 依托单位:华中科大、武汉邮科院、武汉数理所、中船717所

9 凝聚态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物理所

10海洋方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研究所

11航空航天方面----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人口与健康方面----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

13核能方面----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

14新能源方面----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5先进制造方面----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

16量子调控方面----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依托南京大学

17蛋白质研究方面----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8轨道交通方面--------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依托西南交通大学

19农业方面----------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

2.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国内学科排名中无可争议地高居榜首,同时它拥有交大唯一,全国仅有九个的国家实验室(注意与国家重点试验室(全国有数百个)的差别),交大许多杰出校友均毕业于此系,同时在船舶行业中,交大船舶校友遍及中高级别领导层。在整个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国家现在资源发展的中心开始由陆地转向海洋,在实力与大形势背景的双重优势下,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必将显现出其极大的优势与光明前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也正是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精神的绝佳体现。

在这个专业中学习,你会由衷地感到作为一名交大人,作为一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的骄傲与自豪。

3. 中国船舶海洋装备研究所

这里所说的上海708所,应该就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创建于1950年,现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军用舰船、民用船舶、船舶及海洋工程开发设计。是中国船舶行业内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军用舰船、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机构。

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强大海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室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2.清华大学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3.北京大学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4.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5.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6.南京大学 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

7.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筹)

8.中国农业大学 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筹)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10.西南交通大学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

5. 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哈尔滨电气集团海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智装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作为哈电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一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海洋智装公司当前及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为集团转型升级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海洋智装公司拥有灵活的运营机制,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多种模式的激励政策,未来将进入资本市场。

6.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711研究所、712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708船舶研究所等。

7.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官网

      南京中船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重型船舶雷达是主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是在第七二三研究所(扬州)和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基础上新成立,主要从事信息探测与电子对抗领域的专业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目前采用“一院两地”的布局,院总部位于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七二四所坚持以军为本和技术创新,紧跟国际水平发展趋势,参与国防重大项目,研制生产多系列多型号的警戒探测系统和电子信息装备,获得30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防科技进步奖,荣获国家五部委颁发的“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突出贡献奖”。同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成立了鹏力科技集团,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装备集成、工业自动化及先进制造装备系统集成、热塑工程全产业链集成等领域,形成科技产业规模,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七二四所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先进研究所文化体系,致力构建中国电子信息与对抗领先科技研究院。倡导“创新、专注、实干”精神,树立“大海情怀、战舰品格、攻防智慧”新的核心价值观。创新军工“海”字装备品牌,创优科技产业“鹏力”品牌,并以“三海文化”为主题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科技文化园区。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8. 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

学校很强很牛,但是学院经过这几十年退步了很多,这是实话,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学院以前是华工(华中理工大学,华科的前身)的建校八大系,以前叫造船系,和海军的关系很硬,学院门口是海军站岗的。

但是学院经过好几次的调整,实力慢慢衰弱下来。校友主要集中在南方,有很多船厂、研究所的领导都是老华工的,所以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如果你的分数足够高,可以先考虑下华科的机械或者电信、光电这一类的专业,如果实力可以又非常喜欢船舶这方面,那就报吧~ 希望对你有用。

9. 船舶动力实验室

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微米(纳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基因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

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2月在青岛海西湾船舶产业基地注册成立,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海装院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也是中船重工在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11.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所

1999年7月,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有约60家独资和控股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上船澄西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等单位。

这些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州、广西、江西等省(区)市。集团公司旗下还有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公司。集团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在北京和上海设有总部。中船集团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了绝大部分型号的水面战斗舰艇、军用辅助船及部分型号常规动力潜艇,并承担了大部分军用辅助船的总体设计任务及多型舰艇电子装备研制任务,逐步形成水上、水下并进,大、中、小型号齐全,以服务海军为主,兼顾对陆军和航天事业提供支持的军工科研生产新格局。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