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观察网 > 促销

编者按:5月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主办,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盟承办的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在京开幕。本届活动为期四天(5月15-18日),共设1场闭门会、3场主题峰会、18场专题研讨会,同期将举办产业投资峰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创新成果展、第二届“智行杯”C-V2X车路云一体化实践、科技创新发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年会等活动,吸引来自300多家国内外机构2000余位专业代表参会,共享全球实践、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产业发展、探索技术创新、强化生态建设、推动应用落地。

在5月16日“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开幕式&主题峰会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骏发表了致辞,以下内容为致辞全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可以和各位行业朋友相聚,共同参加2023年国际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年会。这是疫情开放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一次规模盛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行业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各方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各国纷纷抢占汽车制高点,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化发展整体处于国际前列。市场化方面,国内L2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功能不断增强,智能网联汽车行驶能力接近L3水平。测试示范方面,多地实现道路常态化载人载物测试,部分场景下实现接驳通勤、Robotaxi、物流配等服务。产业化方面,感知、决策、AI芯片、智能座舱、C-V2X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均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更是实现全球领跑。

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仍存在瓶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级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需要应对诸多挑战。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道路复杂多变、车流密度大,却人因要素随机性多,由此造成的ODD碎片化更加严重。

单车智能依靠的AI基础尚未成熟,难以应对中国复杂的ODD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过程中信息安全、功能安全以及预期功能安全的系统性、综合性问题尚未解决。

二,智能网联协同作为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突破口,已成为国内外共识,中国特色网联协同解决方案亟待突破。

欧盟提出支撑网联协同自动驾驶数字化基础ISAD标准,启动网联协同自动出行CCAM-H2020项目,美国SAE在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J3026基础上提出网联自动驾驶J4026,美国联邦公共管理局开启CAMA平台和CAMA云研发,验证了J3026的有效性。

网联协同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作用有三点:网联协同赋能解决场景感知的碎片化,网联协同驾驶解决动态驾驶任务的碎片化,网联协同网络解决自动驾驶信息的碎片化。以上三个碎片化的解决是网联协同有效性对开发高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作用。

三,我们需要在更高的高度审视智能网联汽车,以跨领域融合的思路建设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与产业体系,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要为智能网联汽车打造良好的场景生态,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四智融合”顶层发展战略。

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安全测试认证体系,对不同通讯模式下的网联状态、协同机制、指令引导规则、预期功能安全效益提升等进行量化测评,建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功能安全场景库,形成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认证中国标准和实施监管与防护体系。

要建立真实丰富的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大数据平台,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AI学习成长,推动不同城市场景、不同车辆、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多模数据离线上云,形成不同规模交叉贯通的数据海,同时对多模网络数据、协同效果数据进行遴选和标注,加快我国智能网联汽车AI技术和AI芯片技术的提升成长和成熟实用化。

要加强国际交流,推动跨行业协作,共同绘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

当前,欧美已经制定网联协同CCAM和CADS路线图,通过混合网联进行实际赋能深度融合,形成高安全效果的自动驾驶体系。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迅速发展,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尽快与汽车、交通、通讯、城建等多个行业形成共识,共同绘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协同发展路线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与在座的各位嘉宾共同砥砺前行,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汽车观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27397号